2014年开始,药店连锁率大幅度提高不是偶然的,而是药店业并购逐渐发热的结果……
我国连锁药店经历过多轮并购热潮。从2014年前后由一心堂上市引发“并购—上市热”,到2017年前后高济医疗闯入并掀起“PE/VC收购潮”,再到近两年各大连锁对河北、东三省等连锁门店进行收割……潮起潮落中,我国药店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药店并购也将在龙头连锁与国际资本的合力中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新一轮并购特点鲜明
三次药店连锁并购潮的发生,与我国连锁药店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也各有其特点。
2014年前后出现的“并购—上市热”与一心堂的IPO上市有直接关系。2014年7月2日,一心堂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上市连锁第一股”,上市后不久就在海南、山西等地开疆拓土、大肆并购,其股价、总市值也扶摇直上;此后的2015年2月17日及2015年4月23日,益丰药房、老百姓跟随上市。上市前,为做大规模做强公司、增加上市成功的筹码,这些连锁纷纷把重心从自建门店转为并购扩张,频繁的并购也把药店标的的PS从一开始的0.5推高到了0.8左右。
2017年前后是我国药店并购狂飙突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除了上市连锁,还加入了由PE/VC资本操刀的高济医疗、全亿健康。全亿健康的幕后推手是大名鼎鼎的基石资本,据说全亿健康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在全国收购的基调:2016年全亿健康先后收购了江苏南通济生堂、浙江温州一正药房、江苏常州恒泰医药等零售药店;2017年又收购了温州叶同仁、常州中诚药房以及四川多家药店,短短一年半时间就在江苏、浙江等省份迅速收购了超过2000家药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于2017年横空出世的高瓴资本旗下全资子公司高济医疗,并购动作比全亿健康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两年时间里在全国纵横捭阖,通过并购拿下超过1万家实体药店,一举成为我国最大的药店连锁品牌,其实际经营情况与未来意图虽有些看不透,但其是药店业“最大的鲶鱼”料无异议。
第二轮并购的“后遗症”,就是并购PE(市盈率,收购价/净利润)、PS(市销率,即总市值/销售额)等不断走高,单店的估值飙升,全行业大小连锁言必谈并购,似乎没了并购就没了未来。2018年6月,益丰药房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共计13.84亿元收购石家庄新兴药房86.31%股权,被誉为“药店业并购第一案”。该交易创造了当时连锁药店并购的记录,PS高达1.87;以新兴药房475家药店整体估值16.03亿元推算,单间门店的收购均价高达336.84万元,也创了新高。此后受监管越来越严、药品零差率、国家集采等政策影响,全行业出现经营性萎缩,一些并购大户因消化不良而暂停并购,改为主要依靠自建新店的方式扩张,典型代表是一心堂。那段时期,行业政策与环境并不大力支持并购,对药店业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明朗,显然不能算是药店并购的黄金时代。
休整两年多后,药店并购颇有卷土重来之势。据公开资料,六大上市连锁2021年前三季度净增门店7533家,其中并购门店1850家、占净增门店数的24.56%;并购比例最高的是大参林,年内实施并购门店占比43.08%,健之佳并购门店占比30.88%;老百姓占比28.67%,益丰药房占比22.31%。2022年3月,由于对方迟迟不履约,老百姓不得不终止了对河北华佗大药房51%股权的收购,但同一天就公布拟以自有资金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71.9643%的股权;一停一开,“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老百姓急急并购之心却显露无遗。20天后,上市新贵健之佳也来添火,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重组后河北唐人医药80%~100%股权。
新一轮的药店并购与之前有着明显不同。
从政策层面,国家对药店业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已经明确,行业政策支持连锁药店尽快做大做强,各级部门支持药店并购的态度非常明显。这是本轮并购与之前最大的不同,也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近年来商务部以及各地银行、金融机构等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扶持药店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提高连锁率。政策导向鼓励,金融业支持扶持是行业并购的最大动力,也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从行业环境看,一个有利于药店并购的行业环境与氛围已经形成,其表现就是业内外对连锁并购不再新奇,社会压力小得多,并购双方自由平等,外部议论与干扰也少。
从并购方看,从企业战略与连锁规划出发主动积极地推进并购,对并购标的挑肥拣瘦,并购前进行全面、科学、负责任的尽职调查,在并购同时进行业绩对赌,把并购风险防范放在了首要位置。并购额高达十亿元以上的大型并购开始出现。整体来看,并购案例虽然多发频发,但并没有以往那种泥沙俱下、火爆到失控的感觉,而是总体趋于冷静与理智。
从被并购标的看,做出转让股权与资产的决策,更多的出于自身企业未来更好发展的需要,对自身企业的估值更理性,不再是一卖了之或一味追求更高的估值,很多被并购方选择了保留部分股权、一起发展新连锁的并购方式。
可以断言,我国药店业并购正处在最好的时代,至少是在通往最好时代的路上。
并购是提高连锁率最有效手段
对国家药监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报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连锁做大做强离不开并购,提高行业连锁率更离不开并购。从2006年到2013年间,我国药店连锁率一直徘徊在35%上下,多数年份增速缓慢,个别年份如2007年和2010年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直到2014年单体药店数量比上年显著减少,这一年的连锁率随之较大幅度增长到39.40%,增加近3个百分点,逼近40%的临界线。
2011-2021年我国药店总数与连锁率变化一览表
注:数据摘自国家药监局统计年报、官网
2014年开始,药店连锁率大幅度提高不是偶然的,而是药店业并购逐渐发热的结果。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在2014-2015年间先后上市,带动了连锁药店“并购—上市热”,当时甚至流行并热衷于“捆绑上市”,很多中小连锁、单体药店也在“并购—上市热”里完成了连锁的救赎。体现在上面的表格里,就是2014年、2015年连锁化进程明显提速,2015年尤其显著。此后直到2017年7月31日大参林上市,在奠定当时四大上市连锁的格局的同时,上市企业的增长压力持续倒逼上市连锁加大并购力度。2018、2019年的行业连锁率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除了上市连锁的功劳,也与高济医疗、全亿健康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更大力度的并购有关。
主管部门每五年发布的《规划》,都把行业连锁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2016年底,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40%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到2021年10月底,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00家左右智能化、特色化、平台化的药品供应链服务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2022年3月底,国家药监督局发布第三季度《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0.65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4万家,零售连锁总部6658家,零售连锁门店33.53万家,单体药店25.12万家,药店连锁率由56.5%提升至57.1%,其中连锁门店的增长率7.1%,单体门店的增长率则只有4.2%,连锁增长率大大高于单体门店增长率,很大原因是相当多的单体门店被收购而退出了市场。
连锁率从57.1%提高到70%,要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提高13个百分点,必须依靠并购并加大头部企业并购重组的力度和进程,鼓励推动头部连锁之间并购重组,同时在行业政策、金融、财税等方面向头部连锁的并购项目倾斜,鼓励支持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头部连锁并购加速,强强并购或将出现
与前些年并购动力较为单一相比,现阶段的药店并购驱动力也多得多,也强大得多。
首要的并购驱动力来自于规模化竞争。“规模就是竞争力”这一判断,自我国连锁药店业态诞生起就始终发挥着作用。在政策影响行业发展、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规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做强做大规模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第二是资本助推。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并购重组一向是我国资本市场热捧的概念,资本也是我国连锁药店上市、并购等重大行为的主要力量。上市连锁受业绩增长、资本用脚投票等驱动无需多言,拟上市连锁其实也是并购的积极参与者,一方面药店创始人及创业团队要实现资产与财富增值,必须通过并购做强做大并上市,另一方面PE/VC等资本亟需通过并购、IPO上市完成变现退出。泉源堂、安徽华人健康、养天和、贵州一树、甘肃德生堂等拟上市连锁背后都有并购的影子。
第三,连锁自身发展要求把并购作为重要的增长手段。按现有会计准则要求,不论拥有权益性资本的比例为多少,只要能控制标的药店,均应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为各级连锁通过并购迅速做大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持有被并购标的34%及以上股权,即可相对控股该公司;持有51%股权则实现绝对控制。
最后,产业政策导向为头部连锁加速并购提供了强大引力,连锁做强做大就不能错过这一契机。近年来推出的国家集采、长处方、“双通道”以及尚未落地的处方药网售放开等新政,拼到底的无不是连锁的规模与实力。不具备一定的规模与实力,中小连锁可能连入围资格都没有。
在种种因素影响与综合作用下,全国龙头和区域连锁抓住机遇加速并购整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头部连锁的并购俨然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大吃中”“大吃小”式并购屡见不鲜,头部连锁并购头部连锁的“大吃大”案例也时有发生。2020年11月路透社曾报道两大上市连锁有意通过换股方式创建中国最大的连锁药店,尽管这被当事一方斥为“没有的事,这就是个网络传言”,但要不了几年,类似强强联合或并购一定会成为现实,正如老百姓董事长所言:“未来前一百强、前五十强、前二十强,甚至上市连锁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还会不断地发生”。
老百姓大药房被业内公认为并购模式的引领者,其提出的“星火并购模式”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不仅缔造了老百姓门店覆盖全国22个省级市场的网络体系,更确保了极高的并购成功率。2021年至今,老百姓马不停蹄,推动实施了多起并购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①2021年1月5日公告,拟以2.3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兰州惠仁堂3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持有惠仁堂100%股权;2015年11月老百姓首次以3.484亿元收购惠仁堂65%股权时,惠仁堂列中国药店百强榜第55名。②2021年7月16日公告,拟以2.1亿元现金购买镇江华康大药房35%股权、江苏百佳惠49%股权、泰州隆泰源49%股权,并购完成后实现对该三家连锁100%控股。
③2021年8月公告,拟以14.28亿元收购河北华佗药房51%的股权,一举吃下715家门店,不过2022年3月该项目因对方未履约而终止。
④2022年3月6日公告称,拟以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71.9643%的股权,将怀仁大健康湖南、贵州的660余家自营药店纳入麾下,怀仁大健康在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中排名第22位;完成后,老百姓在湖南14个地州市中将实现7个门店数量排名第1,湖南省门店数有望超过3000家(含加盟),成为湖南省级市场的真正老大。
⑤2022年4月,以1.326亿元收购陕西三秦济生51%股权,涉及门店141家。
根据商务部《指导意见》,到2025年培育形成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多家头部连锁规划明确、目标清晰,就是奔着年销售总额超500亿元、门店超万家的目标扩张。四家老牌上市连锁门店数均在七八千家以上,按照每年扩张2000家的计划,门店总数过万指日可待;国大药房董事长赵小川在2021年星辰会上提出到2025年国大药房要做到销售600亿、门店数超过2万家;上市公司九州通在《2022年1-2月主要经营情况》中提到,预计到2022年底门店总数可突破1万家,未来三年将实现3万家门店的“阶段性目标”……
另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并购力量是国外资本。2021年5月13日,基石资本宣布将其持有的全亿健康股份悉数出售给国际PE巨头——KKR,一举创造了我国连锁药店迄今为止的最大并购交易案,KKR素有“华尔街收购之王”之称,2006年曾以330亿美元拿下美国最大医院运营商HCA,据悉KKR已为亚洲四期基金募集150亿美元用于并购,医疗医药领域则是重点。除了KKR,对中国医疗市场觊觎已久的还有国际PE巨头贝恩资本、红杉中国等等。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在全球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以及我国医疗医药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刚性明显以及增长的高确定性,是国际PE资本加入并购的主要原因。
我国药店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此为天时;行业政策稳定且支持鼓励连锁率不断提升——此乃地利;全行业一心加快发展,各大连锁对加快并购扩张认识一致——这是人和。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在加速,从老百姓非公开发行募集17.4亿元资金全部到位、健之佳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46.3亿元综合授信额度等大动作看,大型连锁以及国际PE资本等剑指并购的“炮弹”已到位,未来几年药店之间的重磅并购注定将加速。
在药店并购加速、行业发展加速的过程中,只要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行业保持自律冷静,连锁严格风险管控,并购资金有序受控——我国药店并购一定会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我国药品零售业也会迎来难得的“黄金时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