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定向导弹”横空出世 抗癌之路永不“躺平”

2022-04-18 16:53   RNA药闻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2年4月15日-21日为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相比之下,我国最新癌症数据如何?癌症治疗手段有无新的突破?

癌症大国 负重前行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06.4万例,死亡病例241.35万例,整体发病率持续上升,癌症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53871650004821620图片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均居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癌症患者五年总体生存率已从30.9%提升到40.5%,但与发达国家近70%的水平仍有不少差距。ASCO专家认为,癌症防治需要尽早行动,同时新型治疗手段和药物的进步也至关重要。

突破传统治疗“三板斧”

早期的癌症治疗手段,被形容为“三板斧”:手术、化疗、放疗。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传统方法,肿瘤处于早期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当肿瘤出现远处或者广泛转移时则不能手术治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阻止、减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达到消灭癌细胞目的。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对正常细胞也会产生杀伤作用;放疗是用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照射,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放疗是局部性治疗,对于游离在病灶之外的肿瘤细胞不能实现全面抑制。

除了传统疗法,近些年还兴起了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癌症相关靶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地选择对应靶点相结合发生作用,抑制肿瘤的增殖、生存和转移。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低。但其靶点固定且种类很少,并不适用所有患者,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定向导弹”横空出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医疗水平的发展,免疫疗法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免疫疗法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一类方法。新型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免疫细胞疗法、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等。近几年,肿瘤免疫疗法已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发展格局。

当下,我国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达到148亿元,并且预计将以43.0%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攀升至889亿元。

19501650004682540

2016-2025年我国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图片来源:观研天下

在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的“交战”中,肿瘤细胞经常通过“伪装”躲过免疫系统的追击,很多疗法对其无可奈何。而新抗原疫苗可以为免疫系统提供足够多的“定向导弹”,精准定位肿瘤细胞,同时还能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肿瘤进行定向杀伤。

不仅如此,新抗原疫苗引发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还会持续存在,产生长期免疫记忆,抑制肿瘤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因此基于新抗原的肿瘤疫苗从众多免疫疗法中脱颖而出,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方向。

截至2022年4月15日,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www.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新抗原相关的临床试验共111项。其中中国31项,位列全球第二。新抗原将掀开肿瘤个性化免疫治疗的新篇章。国内一些创新药企已经在新抗原疫苗治疗肿瘤方向积极探索,并已初见成效。

依托AI赋能RNA药物研发的新合生物自主研发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目前已进入IIT阶段,主要的适应症关注点在于国内较为高发、极具亚洲特色的癌种,探索肿瘤新抗原疫苗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的安全性数据。同时,新合生物已发掘出多个覆盖广泛的公共新抗原,通过后期的研发,其中一部分将被用于制成适用于存在共同突变抗原患者的标准化疗法,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节省治疗费用。

尽管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新兴疗法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但是相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和药企研发速度的持续提升,未来中国肿瘤防治将取得显著进展,更多肿瘤患者能享受到最前沿的药物研发成果,逐步实现中国肿瘤防治目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肿瘤,治疗,癌症,抗原,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