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日赚1.5亿,九安医疗的一飞冲天!

2022-04-13 00:00

九安医疗逆袭

日前,九安医疗公布第一季度的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在140亿-160亿,算起来平均每天净赚超过1.5亿,惊呆了国内的IVD同行。

新冠发生以来,国内IVD企业积极参与抗疫,新冠检测试剂供应全球,创造了行业内诸多的造富神话。其中有核酸代表企业达安、圣湘生物、明德生物、之江生物等,后有热景生物及众杭州“艾康”系企业,上市敲钟和营收暴增两不误。本以为宝太、东方基因已经是天花板,没想到九安才是王炸。

不知不觉疫情已3年,IVD行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少人之前曾说,疫情是短期红利,赚完很快就没了。没想到的是,那些抓住发展机会的企业,业绩一年比一年好。从中国、欧洲到美国,疫情反复,市场需求不断地释放。核酸和抗原全民普及,全民反复使用,把专业的诊断试剂变成了日常消费品。

虽然核酸检测是金标准,但侧向层析试剂卡却以其简单、快捷的操作,成为了抗疫检测试剂中最靓的仔。

九安医疗的代表产品就是这种试剂卡。

71221649891908537

好饭不怕晚,九安医疗抓住机会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在之前热景、东方基因、宝太生物的抗原试剂卡已经在欧洲横扫市场,艾康也已经拿到美国FDAEUA。总之,只能说是赶上了,却不是先入场的那个。

抗原自测的eua,九安是2021年11月5日拿到的;抗原专业版eua,九安是在2022年1月16日拿到的。

一个证撑起了九安逆天的业绩。目前已知公告的美国政府合同就超过了110亿。那在亚马逊的电商、商超、美国医疗机构的应用会更多。

九安是如何逆袭的呢?

应该从3个方面理解,注册拿证、产能扩增、渠道营销。

FDA的抗原EUA太难拿到了,全球授权的不超过30家,截止目前国内也只有几家,包括艾康、东方、库尔、波生、相达。

九安老板在回答调研时也说,其他厂商是否能够取得美国 FDA EUA 授权,主要取决于其他厂商的产 品和提交资料是否符合美国 FDA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九安从筹备到申报 EUA 并获得授权大概经过了 1 年左右的时间。国内其他IVD企业也一直在申请,但始终还没有获得授权。

九安也得益于在美国有子公司,对美国市场有长期深耕的基础。纵观获证的企业都是通过美国当地公司进行资料申报,生产企业或实际控制人都在国内来实现的,比如艾康、东方基因、库尔等。

总之,拿下美国抗原EUA是个巨大的门槛,要有深厚的美国本土实力,还有超长的注册时间,当然花费必定不菲。

其次,是产能。美国一段时间内感染人数暴增,没有产能也服务不了市场需求。

九安医疗采用的是在国内找代工的形式,据官方表述,九安在国内总部额外招募了16000名生产人员,并将产能扩大到每天能生产超过1000万份试剂盒。iHealth美国分公司的全体员工也付出了120%的努力,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满足来自20多个州、联邦政府和普通民众的需求,尽最大努力,让全美的家庭都能及时接受检测。”国内供应链完善,生产能力超强,完美解决了产能问题,也帮助九安实现了美国数亿人份订单的顺利交付,这是海外的一些企业达不到的。

最后,还要靠渠道和营销。美国子公司一直以来就是做家用检测产品的,线上营销玩的溜。同时也是小米的参股公司,互联网的那一套肯定很熟悉。公开所见,还用试剂赞助了美国第56届“超级碗”(人气相当于中国春晚),可见营销很大胆也很有创意。

成立于1995年的九安医疗原本是一个连续多年营收不足8亿的公司,扣非净利润从2013年至2019年连续7年为负。但是,凭借着疫情创造的风口,实现了一飞冲天。

能力和机遇一个都不能少,新冠疫情还在持续,只要还一直在牌桌上,永远都有起飞的机会,和众多IVD企业共勉。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九安医疗,IVD,试剂,疫情,企业,新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