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毕业生”出舱!上海大型集中隔离点有哪些建设和管理经验?
“把一个会展中心改造成方舱医院,工程浩大且复杂。这所方舱医院建成后,将让更多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的建设现场,总指挥陈尔真百忙之中抽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经日夜赶工,4月8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接受交付验收。9日,国家会展中心隔离救治场所3号馆共3400张床位迎来首批入住患者,标志着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正式开始启用!中心其他场馆仍在紧锣密鼓加紧建设中。该处建成后预计总共可提供50000张床位,将进一步加速上海对新冠感染者“应收尽收”的目标。
自本次疫情以来,上海陆续启用了一批方舱医院,这些方舱医院大多是利用体育馆、会展中心、厂房等相关公共建筑改建而成。
目前,世博展览馆、新国际博览中心、花博会复兴馆、临港洋山特保区4个市级方舱医院都已交付投用,这4个点共计约50万平方米,可提供约38000张床位。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运行至今已两周有余。4日当天,该方舱医院200多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这也意味着,世博方舱医院迎来了首批“毕业生”!作为大型集中隔离点之一,世博方舱有哪些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NO.1 改建方舱,从哪些方面入手?
上海的方舱医院多由大型场所改建,和专业化建设的场所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作为此次世博方舱医院的总指挥,在3月25日率领 246名医务人员进驻方舱医院,没想到刚一进舱就遇上了“拦路虎”。
在医疗队的验收过程中,大家明显感觉到方舱医院规模庞大,仅H2区域就有共计2500余张床位。同时,改建的方舱医院在院感管理、供水系统、污水处理、通风系统、卫生间、电路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顺利启用,郑军华当即连夜召集相关部门巡查,整改。其中,院感整改尤为困难,因时间紧,改建难度大,整改后,仅能基本符合院感管理要求。
对此,郑军华在日前一场名为“坚持科学精准防控 筑牢医疗安全屏障”的线上会分享中建议,“方舱医院建设要有标准性方案,尤其对于院感管理、管路水路、通风过滤、住宿餐饮、洗漱如厕等。在符合作为临时隔离救治点的基础上,要基本满足患者生活、生理需求。未来,大型建筑要充分预留相应管路和设施,以应对‘平战结合’的防疫体系建设。”
NO.2 病人多,“临时工”多,如何应对?
除改建难达标,方舱医院的运营管理上,也存在着人员密集、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短时间内集中收治大量患者,集中转运收治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都较大。另一方面,第三方人员多为“临时工”,普遍缺乏医院工作经验,防护意识较弱。
郑军华认为,市级医院应确保有充足的人员储备及战略纵深,来应对新冠疫情产生的新变化,以积极承担社会救治责任。在确保医院能够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抽调、召集应急医疗队。对于应急支援医疗队的人员配备上,应根据所支援救治点的要求,科学合理配备人员结构,成立专家组、护理组、行政组、保障组等。
另外,方舱医院还应根据医疗配置和条件,设立明确的患者收治标准。调度中心要严格执行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避免患者因无法收治入院增加不必要的管理压力;要完善入院缓冲区建设;同时在入院高峰期为等待患者提供休息、餐饮等条件;建立患者预录入系统,转运前完成患者信息录入,减少患者入院等待时间等。
对于大型集中隔离救治点的保安、保洁、运送等第三方人员,要统一指挥,加强管理、培训,让其熟悉及了解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树立基本防疫意识。同时也要提高第三方人员待遇,减少流动性,降低培训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NO.3 方舱病人发生疾病转向,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方舱医院收治病人是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年龄会控制在70岁以下,以及70岁以上无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疾病的相关病人。但在收治过程中,郑军华发现很多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最高年龄也达到了86岁。
“由于方舱医院和一般的医院有很大差别,没有检验科室和设备,缺乏影像检查,如果病人一旦发生疾病的转向,或者从轻症转向重症或者危重症,治疗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明确预检收治标准,并配合灵活机动的机制。”郑军华说。
为此,医疗队火速建立了危重症患者的应急救治流程,积极做好相关预案。在简陋的环境下,仍在2个区域内设立了针对危重症病人,或者病情持续加重的重症病人的观察病房,配备了如除颤、心电监护、呼吸机、抢救箱等相关设备。此外,确保在救治过程中,所有的治疗按流程、按需要、按规范进行实施。
郑军华表示,“在治疗方面,按国家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予以患者中医药汤剂治疗,轻症患者及新冠合并基础疾病加用连花清瘟胶囊。目前在仁济医院管辖的病区范围内,中医治疗率为100%。”
现在已经到了城市抗疫最为关键的时刻!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勇气、信心,与正能量。上海这些方舱医院运营初期的宝贵经验,对于更好地做好当下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必将迎来更多的方舱“毕业生”,最终的“战疫”胜利也将在不远处等候。
(文/冯晨程)
参考资料: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47场);文汇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