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 NO.79 泌尿造口患者术后评估及护理
不忘初心,医路前行。泌尿外科医生学习联盟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赋能医护的宗旨,为帮助广大医护、医学生提高自己,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万丈高楼平地起,希望每日的点滴积累,能够助你成功!
泌尿造口患者术后护理如下: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和盆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早期发现出血倾向,引流袋应24小时更换1次,准确记录各引流管的引流量。
(2)体位与活动:
按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
ERAS实施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并每隔2~3小时协助翻身1次;术后第2天即可鼓励患者自主床上活动并协助坐于床旁,无头晕、心悸可扶于床旁走动。
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的活动,以防肠造口黏膜脱出。
(3)饮食与输液:
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制订饮食计划,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嘱多饮水,以产生自然冲洗的作用,多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大便干燥,以免排便困难使腹压增高,引起手术切口继发性出血和尿漏。
根据病情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ERAS实施早期进食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做法为:术后12小时患者可首先试饮30ml水,如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可在术后24小时逐渐增加进食量至正常饮食。
(4)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认识,并学会自我管理造瘘袋。通过宣传教育、生活护理以及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护理行为影响患者对疾病认识与评价,调整心理状态。
(5)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必要时雾化吸入等。
(6)舒适护理:
术后常留置多根引流管,限制了患者的自由活动。加强管道护理,防意外脱管。
观察镇痛泵固定情况,术后持续规律镇痛有利于快速康复。
(7)造口护理:
检查记录造瘘口颜色、形状、大小,注意有无缺血坏死、变色、输尿管回缩、造口周围皮肤是否异常。
使用经过验证的分类工具检测并发症。
妥善固定好输尿管单J管,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定时挤捏疏通单J管、防止血块堵塞、尿液反流。
观察造口袋内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尿液色、量、性状。双侧单J管每日引流出1500~2000ml尿液,术后第1天颜色可呈淡血性,第2天转至黄清。
编辑:潘秀君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