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双膝关节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的康复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右膝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6天,入院康复治疗”入院。既往糖尿病史2年余,曾于2021年05月28日在应急总医院因“左膝外翻畸形”行“左股骨截骨矫形术”。入院查体:左膝前内侧可见一长约12cm纵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右膝前内侧可见一长约13cm纵行手术切口,切口皮缘对合好,无发红及渗出,周围组织无明显肿胀,皮温可,无明显压痛,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覆盖良好。肌围度:右髌上10cm处41.5cm、髌下10cm处30.5cm,左髌上10cm处41.4cm、髌下10cm处31cm。双膝关节活动度:右膝主动屈伸-10~80°、被动屈伸-10~91°,左膝主动屈伸-10~100°、被动屈伸-10~108°。双髋关节、踝关节及各趾间关节活动可。双下肢各肌肌力、肌张力尚可。双侧腱反射对称(++)。双侧巴氏征(-)。双侧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35分。
诊断:
1、右膝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恢复期
2、左膝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
3、2型糖尿病
影像学检查:
双膝关节X线片示:
右膝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右侧股骨下端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线尚较清楚。内固定钢板及螺钉未见松动、断裂。右侧髌骨完全脱位,偏向外侧,髌骨关节面粗糙。
左膝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内固定器在位良好,骨折断端可见骨痂及愈合征象,髌骨位于股骨外前方,股胫外侧间隙变窄,股骨下角约83°。
康复治疗
一、康复评定
(2021-10-26右膝关节外翻截骨矫形术后)
1. 右股骨截骨术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2. 关节活动度方面:右膝关节主动屈曲80度受限,右膝关节被动屈曲91度受限,右膝关节主动伸展-10度受限.左膝关节主动屈曲100度受限,左膝关节被动屈曲108度受限.左髋关节内旋0度受限.右髋关节内旋-15度受限。
3. 肌肉力量方面:右膝关节伸展肌群肌力为3级,右膝关节屈曲肌群肌力为3级.左膝关节伸展肌群肌力为4级,左膝关节屈曲肌群肌力为4级.右髋关节及左髋关节内外旋肌群肌力为3级.右髋关节内收及外展肌群肌力为3级.左髋关节内收及外展肌群肌力为4级.左髋关节及右髋关节前屈及后伸肌群肌力为4级(徒手肌力检查)。
4.右膝关节肿胀:伸展位髌周围度测量L/R为 40.8/41(cm),髌上10cm处围度测量L/R为 41.4/41.5(cm),髌下10cm处围度测量L/R为 31/30.5(cm)。测得术前右髌周围度为38cm。
5. 双下肢不等长:测得髂前上棘至内踝L/R为78/77(cm.)
6. 平衡方面:坐位平衡2级,无立位平衡。
7. 膝关节HSS评分:为52分,等级评价为差。
8. 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35分,为严重功能障碍。
9. 沟通,交流有障碍。
二、患者及家属期望
生活自理,患者能自己照顾自己;患者能独立写自己的名字。
三、影响康复因素
1. 双侧髌骨脱位
2. 沟通交流障碍
3. 血糖高且不稳定
4. 无规律睡眠
四、康复目标设定
一、长期目标
作业治疗:回归家庭,生活自理
物理治疗:立位平衡3级,独立步行,独立上下楼梯
二、短期目标
作业治疗:
1. 独立书写自己的名字
2. 独立完成刷牙,洗脸,修饰,转移等训练
物理治疗:
1. 辅助下站立
2. 扩大关节活动度
3. 增强四肢肌力
康复训练计划
一、作业治疗
1. 交流及表达能力训练:使用卡片学习简单的文字并书写;
2. 肌力训练:患者手持哑铃或双上肢绑沙袋进行负重训练,如磨砂板,套圈等;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脱裤子,加强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活动等;
4. 坐位平衡训练:坐位下抛接球训练等。
二、物理治疗
1. 维持并扩大关节活动度训练:CPM机训练,主被动活动度训练等;
2. 增强四肢肌肉力量训练:帕维尔训练,沙袋渐进性抗阻训练等;
3. 负重训练:踩称训练,重心转移训练等;
4. 平衡能力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体操训练,立位抛接球训练等;
5. 站立+步行能力训练:使用助行器站立及步行,使用单拐步行,独立步行等;
6. 协调性训练:康复踏车训练,四肢联动训练等;
7.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鞋训练,穿袜子训练,如厕训练等;
8. 理疗:冰敷(根据患者皮温实际情况进行);
9. 预防并发症的产生:踝泵训练,抬高患肢等。
康复效果对比
患者康复过程图片展示
经验总结
此病例中的难点在于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语言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时候,治疗师可以选择其他方式,例如治疗师在做康复训练时,会调整训练方案,选择简单的动作或通过“比划”的方式让患者理解,其次调动康复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多采用“有趣”的训练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使得患者能较好地接受康复治疗指令,达到期望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关注患者病情时,我们也要关注家属的情绪。长时间的“封闭式”照料亦会使家属产生焦虑情绪,进而产生病人与家属的相互影响以至影响康复进程。此时康复师发挥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康复方案,我们去帮助调整患者以及家属的心态也很重要,在此过程中也可增加彼此的信任,使康复有序进行。
最初患者和家属的愿望是生活自理,可以写自己的名字,经过十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从日常生活评分35分需要大部分帮助到现在95分,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自己的名字也可以非常熟练地写出来,达到非常满意的康复效果。
北京华生康复医院
骨与关节康复科、康复治疗科
(声明:本病例版权归北京华生康复医院所有,仅供医学参考及同行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将本平台内容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转载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