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个起搏器,竟把震颤治好了……
随着症状的加重和药效的递减,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手术改善症状,以求一劳永逸。目前脑起搏器手术(DBS)在医学界被认作是是继左旋多巴后治疗帕金森病的第二个里程碑。
并不神秘的神奇武器
帕金森病早期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3-5年时间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治疗“蜜月期”。
但随着病情发展、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出现运动并发症,药物疗效会变得越来越差,服药后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比疾病本身的症状更难受。对于这类患者,目前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就是脑起搏器(DBS)治疗。
脑起搏器,专业术语脑深部电刺激 (DBS),是一种通过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医疗器械。DBS疗法凭借其微创、安全性高、疗效明确、可逆可调节等优势被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视为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第二个蜜月期”。
工作原理
脑起搏器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一块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神经电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减轻因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DBS对帕金森病主要症状的改善可维持5年以上。以前采用的脑起搏器电池不可充电,可以维持4到5年,现在普遍采用可充电电池,将维持时间延长至10年以上。
1.明显改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
2.减轻起步、转身、翻身困难
3.显著延长“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
4.减少患者每日用药剂量,从而相应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5.改善言语及书写障碍
神奇但绝非万能的TA
根据国内外诊疗标准、专家共识和指南等,接受DBS疗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原发或明确诊断的帕金森病
2. 曾经或现在对左旋多巴或者抗帕金森药物有效
3. 出现了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药效缩短、“开关”现象、异动症等
4. 排除痴呆、认知障碍等可能会影响手术和疗效的其他共存疾病
5. 患者身体条件和主观意愿都允许接受手术
治疗的时机
当患者出现冻结步态、平衡障碍、轴性症状等运动并发症时,意味着进入了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的时间窗,手术治疗时间窗一般是患病5-15年,其中5-10年的时间内是比较好的手术治疗时间段。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出现严重的非运动症状如痴呆、认知损害等,手术治疗的时间窗就停止了,一般在患病15年之后。
DBS绝非万能,而接受DBS治疗的时机也绝非任何时间都可以,DBS治疗帕金森不宜过早或过晚。
不宜过早
1.发起病早期症状相对较轻,对药物反应良好。
2.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需要专科神经内科医师长期随访诊断,明确诊断有利于提高术后疗效。
不宜过晚
1.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疾病进展,患者心肺功能一般状况将越来越差,配合度也越来越差,会增加手术风险。
2.患者出现严重痴呆,生活无法自理意味着已经错过手术时机。
特殊人群
1.针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有些震颤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可适当提前到3年手术。
2.一些身体状况条件很好,经评估没有心、脑血管风险的病人,可以放宽到80岁手术。
随着患病人数的逐年递增,在大众认知中,帕金森病早已不再陌生。所幸的是,帕金森病不会缩短患者的自然寿命,目前已有多种治疗办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且预后较好。患者的乐观心态,家属的积极配合,这场战役漫长,但不孤独。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