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日】天天睡得好 生活少烦恼——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不少见!
帕金森病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约50%~81%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以作为帕金森病临床前症状出现,也可以是疾病进展的一部分,或是症状性治疗药物的副作用。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睡眠调节区域的功能退化、药物对睡眠结构的影响、药物诱发的睡眠障碍以及多种因素引起的睡眠片段化。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不宁腿综合征、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睡眠呼吸紊乱、日间过度嗜睡。就临床主诉而言,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夜间睡眠症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维持困难、夜尿、不宁状态、噩梦、入睡困难、痛性痉挛、夜间烦躁、麻木或刺痛、醒时震颤、尿失禁、幻觉。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并非单一,常同时出现多种表现。
1.失眠
在中国,有30%-86.8%的帕金森患者伴有失眠。患者伴发失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有:
女性、病程、抑郁焦虑、疼痛等;
夜间运动功能障碍、翻身困难、震颤、夜尿;
药物也可增加失眠风险;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少于6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2.不宁腿综合征
在中国,有8.41%-34.85%的帕金森患者伴有不宁腿综合征。
其主诉是有强烈的活动双腿的欲望,通常伴随腿部的不舒服或不愉快的感觉,在休息或安静情况下开始出现或加重,通过运动或拉伸可部分或完全缓解,傍晚或夜里比白天更严重。
不宁腿综合征也可能因其他药物、行为因素引起。
3.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是指患者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躯体肌张力迟缓缺失,导致梦境中不愉快、暴力的思想活动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导致暴力或伤害的行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合并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比例约为22.2%~60%。
4.睡眠呼吸紊乱
睡眠呼吸紊乱是一组与睡眠有关的呼吸障碍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等,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为常见,20%~60%的帕金森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
5.日间过度嗜睡
日间过度嗜睡是指白天觉醒期间出现不恰当的或非意愿的嗜睡,可以发生于任何场景。我国帕金森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比例为13.2%~46.9%,受性别、年龄、震颤强直比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等影响。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
1.失眠
在治疗之前应首先根据病因进行分析因疾病本身——积极控制原发病;
长期存在失眠问题的患者优先选择认知行为疗法;
在患者没有出现精神症状时,不推荐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因焦虑/抑郁而诱发/加重失眠的患者可联用抗焦虑/抑郁药;
药物选择:右佐匹克隆、褪黑素、多赛平。
2.不宁腿综合征
对于轻度不宁腿综合征,可采用调整生活方式来治疗;
存在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病因的患者,如尿毒症等,应注意病因治疗和补铁治疗;
推荐停用可能加重不宁腿综合征的药物(如抗多巴胺能药物);
药物治疗:罗替高汀、普拉克索、罗匹尼罗、普瑞巴林等。
3.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
对可能诱发或加重RBD的药物,尽可能减药或换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构建安全的睡眠环境是非药物治疗的首选;
褪黑素可作为缓解RBD的首选药物;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替高汀、普拉克索)可能有效;
氯硝西泮疗效尚未充分证实,其可增加患者跌倒风险,故建议作为其他药物无效时的替代用药。
4.睡眠呼吸紊乱
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戒烟戒酒、慎用镇静药物
侧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
避免白天过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一线治疗方式
5.日间过度嗜睡
明确是否由药物、手术或其他睡眠障碍引起(如苯二氮卓类药物)
认知行为治疗
光照疗法
经颅磁刺激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疗法
专家介绍
辛世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医二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东北区域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