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物体表面新冠病毒样本采集操作规范

2022-04-10 12:47

物体表面新冠病毒样本采集操作规范

物体表面新冠病毒样本采集操作规范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及DB11/T 1748—2020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制定本操作规范。

1. 采样信息上传

      根据采样目的、采集地点确定采样部位及采样数量,隔离点采集,当天通过爱山东APP扫描上传。医院内部采样,将信息通过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传至中心实验室。

2. 采样物资准备

      根据采集样本数量备足病毒采集管、病毒采集拭子、标本运输袋、75%酒精等。

      用记号笔标明采样部位,编号等信息。将采样部位及数量记录在纸质采样单上。

3. 人员防护

      按照不同区域防护要求进行防护。

4. 采样区域及物体的选择

4.1 选取与人体接触频繁,尤其是呼吸道飞沫、排泄物、呕吐物等容易污染到的区域进行采样。

4.2 选取与手、口唇等密切接触及其他可能受到病毒污染的物体进行采样。

4.3 采样部位、面积及数量

      各种物体的采样部位、面积及数量见表1。

5. 采样操作步骤

5.1单样本采集:采样拭子充分浸润病毒保存液后在表面重复涂抹,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次涂抹采样,重复3次以上。对表面较大的物体进行多点分布式采样。

      采样时手指握住采集拭子头的另一端顶部,蘸取病毒采样液使采集拭子湿润,在需要采集的物体表面的适当部位来回均匀涂抹,同时转动采集拭子。涂抹完成后将拭子头置入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管中,旋紧管盖,在管上标注编号。拭子秆扔到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5.2 混合样本采集:将同类的多个物体合并采集作为一件混合样本,采集方法同5.1

5.3空白样本:物品和环境样本的采集检测,还需在采样前及采样过程中至少设一个现场空白样本及一个运输空白样本,以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4采集注意事项:采集过程中应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样本污染。采样人员应保持手部清洁,采样过程中除拭子外,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不可触碰采样位置,手指及手指接触的拭子部分不应触碰采样管管口及内壁。采样过程中随时对采样人员的手、装病毒采集管的自封袋和转运桶进行消毒。

5.5 样本标识和记录

5.5.1 同一现场的样本遵循相同的编号规则,且每份样本编号应唯一。

5.5.2 样本采集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样本采集记录单,格式见附录 A。

5.5.3 样本采集完成后,核对采集管标签与样本采集记录单信息,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

5.5.4 样本采集记录单放入自封袋中封好,对样本采集记录单拍照后,以电子版形式发送给实验室,纸质记录单按医疗垃圾处置。

6. 标本封装

6.1将采集管放入标本袋中封严袋口,用75%乙醇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标本袋外部。

6.2标本袋放入圆桶中,密封后用75%乙醇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6.3将圆桶放入具有“生物危害”标识的专用生物安全转运箱,封箱前用75%乙醇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圆桶应固定在生物安全转运箱中,保持样本直立。

7. 标本保存及运输

      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 4 小时,应在 2-4h 内送到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冷藏存放于高危险生物标本转运箱中,24h内运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表1各种物体的采样部位、面积及数量

附录A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记录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物体,采样,标本,采集,样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