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评论 | 血脂与癌症发生及预后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
「肿瘤心脏病学-“爱”心评论」是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SICO)与三度医学 | 中国肿瘤心脏病网携手开展的专栏。本专栏精选肿瘤心脏病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解读肿瘤心脏病学国内外会议与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一
方法
回顾性巢式病例研究纳入61936例患者,随访14年,观察血脂与癌症发生风险的关系。
结果 1. 总胆固醇(TC)>250 mg/dl患者发生癌症风险明显降低(OR: 0.89);TC> 250 mg/dl主要与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癌症发生率呈负相关(图1)。 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35 mg/dl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明显升高(OR:1.22);HDL-C水平与消化、呼吸、皮肤以及淋巴血液系统癌症发生率呈负相关(图2)。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与癌症发生风险无关(图2)。
结论
TC和HDL-C水平降低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文献来源: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1 Dec 12.
研究二
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551例癌症患者,记录每位患者肿瘤、心脏病史及其他危险因素,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平均随访41个月。
结果
1.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癌症患者TC水平显著降低,在血液肿瘤、淋巴瘤、乳腺癌和脑肿瘤的患者中尤为明显。但HDL-C和LDL-C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图3)。
2.在死亡患者中,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肝胰胆管系统及间充质肿瘤(肉瘤、血液肿瘤)患者TC水平最低(<152 mg/dl)(图4)。
结论 低TC水平与癌症患者死亡相关。
文献来源:Curr Oncol, 2021, 28: 863-872.
(文献翻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邢照娜 赵鑫博 李俭强)
肿瘤专家观点
从两项研究中可以看出,血脂与癌症的发生和死亡均存在相关性,进一步探索血脂代谢与癌症发生和死亡的机制,有望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1. 两项研究样本量较少,无法对血脂与不同类型癌症的关系进行亚组分析;未对血脂进行持续监测,不能全面和动态反映血脂与癌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2. 基础研究发现,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循环与肿瘤微环境中的脂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肿瘤微环境及全身血脂代谢水平的关系仍不清楚。 3. 第一项研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可能接受癌症筛查,不排除这部分患者存在选择偏倚;第二项研究中未纳入影响肿瘤预后的常见因素(如TNM分期、病理类型等),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4. 研究提示,外源性胆固醇可能与癌症发生更密切,但两项研究未区分胆固醇来源,有待进一步明确。
心血管专家观点
癌症发生和转归中脂质代谢变化错综复杂,涉及众多脂质代谢相关途径和生物功能,目前我们了解的仅是冰山一角。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深入揭示血脂与癌症关系有助于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进行综合防控。
1. TC与癌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多数研究报道,高TC人群总体癌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低TC水平癌症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但有研究结果显示,高TC人群前列腺癌及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乳腺癌、胃癌及肝癌发病率,但其机制是否与TC相关仍不清楚。 2. LDL-C、HDL-C和脂蛋白a水平与不同癌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也存在争议。 3. 在血脂异常管理中应包含对癌症风险的早期识别。对癌症高风险者(如有家族史、癌前病变等),需警惕血脂水平与癌症发生风险;对癌症现患者,应对营养状态、血脂水平、癌症复发/进展和不良预后进行综合考量。
4. 血脂异常在不同种族中呈现显著流行病学差异,血脂异常与癌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需要更多的中国证据。
专家简介
<< 左右滑动,查看各位专家简介 >>
内容整理: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
图文设计:三度医学 CtrlZ
排版编辑:三度医学 Simin
责任编辑:三度医学 Ma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