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诊断为塌陷型FSGS的病例
(教学病例)
Case 1
48岁白人男性,8 年前进行肾移植,最近被诊断出患有 COVID-19。病毒感染两周后,血清肌酐从基线的 1.40 上升到 2.01 mg/dL,同时伴有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尿蛋白/肌酐 4.56 mg/mg)
进行第一次移植肾活检
1
免疫荧光
均为阴性
2
光镜
少量肾小球,其中一个显示局灶节段性硬化,并与鲍曼氏囊粘连,虽然没有发现明显增生的足细胞,但CD133在部分足细胞的位置呈现阳性。未见肾小管囊性扩张
3
电镜
有80%的足突融合
• 诊断考虑FSGS,未发现塌陷型的证据
• 大约 1 个月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到 2.65 mg/dL,并且蛋白尿增加(尿蛋白/肌酐 11.51 mg/mg),进行第二次肾移植活检
1
光镜
有肾小球显示塌陷,伴有足细胞增生,CD13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近端小管扩张,刷状缘减少,远端小管有明显的囊性扩张到
IF:均为阴性
电镜:足突弥漫性融合,未看到 SARS-CoV-2 病毒颗粒
诊断考虑为塌陷型FSGS
Case 2
48岁白人男性,8 年前进行肾移植,最近被诊断出患有 COVID-19。病毒感染两周后,血清肌酐从基线的 1.40 上升到 2.01 mg/dL,同时伴有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尿蛋白/肌酐 4.56 mg/mg)
进行第一次移植肾活检
• 移植后第一次肾活检仅显示急性肾小管损伤
• 第二次活检显示复发性 FSGS
• 第三次活检显示塌陷型 FSGS,毛细血管袢上CD133的表达增加
• 患者几个月后由于曲霉菌感染导致的肺炎而去世,尸检发现大约 50% 的肾小球有塌陷,伴具有不同程度的足细胞增生,CD133 呈阳性。这些增生的足细胞不表达 WT-1,但 Ki-67 呈阳性。远端小管呈明显的囊性扩张。符合严重的塌陷型FSGS的诊断
拓展
塌陷型FSGS
• 塌陷型FSGS的常见病因,在非洲裔美国人中高发主要与APOL1等位基因突变有关,但在其他人种中塌陷型FSGS的病因可以是感染、药物等
• 这两例病例显示,塌陷型FSGS的进展有一个过程,由于其病变的节段性,在早期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CD133 和 CD24是肾脏干细胞标志物, 不管是塌陷型SFSGS,还是新月体性GN,增生的细胞大多表达CD133 和 CD24,部分同时表达足细胞的标记物(nestin)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两个病例虽然都表现为塌陷型FSGS,但一个与COVID19感染有关,一个与FSGS复发相关
• 最近的一篇文章用空间转录组学分析HIV vs COVID 感染导致的塌陷型FSGS,发现虽然所有小球在形态学上都表现为塌陷型,两种病因导致的小球基因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与干扰素信号相关的基因在 HIV PCR 阳性患者的肾小球中显著上调(MX1和 IFI27);而MCAM 基因在COVID19 阳性的患者中上调
• 其中KRT19 基因和相关蛋白 panCK 在不同种类的塌陷型FSGS中,有相似的改变:都在HIVAN CG中表达增高,而在COVID CG中不变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一个患者同时有听力丧失和肾脏病,需要考虑哪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回答
可以参考下表
本期发散性思维:
CD133 染色可以作为塌陷型FSGS和其他FSGS的鉴别诊断依据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