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斜杠青年,开启了现代麻醉学的大门。
本文由“仁济麻醉科普"授权转载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斜杠青年似乎是现代年轻人的专有名词,其实,在现代麻醉的探索和进步中,处处闪现着斜杠青年们的身影。
在美国波士顿市中心的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有一座著名建筑——Ether Dome,这里是世界各地麻醉医生顶礼膜拜的“圣殿”。
因为它是世界首例成功公开展示乙醚麻醉的诞生地。1846年10月,在这里,当时27岁的牙科医生莫顿(William T.G. Morton, 1819-1868)给一位病人实施乙醚麻醉,外科医生成功无痛切除颈部肿瘤。虽然莫顿平素的行事为人颇受争议,但1821年到1846年,MGH报道的手术例数仅为333例,自1846年到1863年,这里完成了8,000例左右的手术。乙醚麻醉是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手术摆脱了恐惧,科学战胜了疼痛,病人得到了尊严。一位斜杠青年,开启了现代麻醉学的大门。
“Nobody,But nobody is going to stop breathing on me! ”
这句话来自于Dr Virginia Apgar
如果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那提起新生儿Apgar评分,每一位医护都耳熟能详。Dr Apgar是当年哥伦比亚大学唯一一位麻醉医生。她才华横溢,不仅拉得一手好琴,还会手工制作小提琴。直到今天,哥伦比亚大学不时会用她制作的四把小提琴来一场四重奏。当时,她在产科麻醉工作中发现,临床上缺乏新生儿情况评估的统一标准,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一天,她构思一首曲谱时,灵光乍现,借鉴音乐理念,五个评分点像五个音符,由此建立了最初的评分系统。另外,她发明的脐动脉导管置管术,拯救了千千万万新生儿的生命。2009年,华尔街日报在Apgar医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公布了她亲自教护士如何做Apgar评分的珍贵视频。让我们记住这位“斜杠”女性,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开启伟大人生的第一个分数就是——Apgar评分。
近十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蓬勃发展。回顾历史,1978年,La Grange 及其同事率先发表了超声用于周围神经阻滞的报道,当时是使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定位锁骨下动脉,并根据血管位置对61例病人进行锁骨上臂丛阻滞。La Grange是一位南非麻醉医生,他在1982年还撰文提出,家用计算机可以用于医学档案的储存和研究,而当时开启个人电脑时代的AppleII(1980年)、Commodore64(1982年)等才刚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La Grange医生显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成为了“斜杠”弄潮儿。今天,各种神经阻滞麻醉机器人的诞生,外科达芬奇机器人用于远程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其实都是从43年前,那个小小的多普勒探头开始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因三磷酸腺苷(ATP)相关研究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丹麦科学家斯科(Jens C. Skou,1918-2018)本来也是一位麻醉医生。
探索科学新疆域,不仅要执着于专业内的深耕,也需要有更广阔视野的斜杠青年们来开启后喻文化时代的大门。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
健康科普项目
(项目编号:21DZ2315300)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john.米江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