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悔!20万年薪IVD人当年拒绝了上市企业300万的offer

2022-04-08 18:44

悔!20万年薪IVD人拿着酒杯感慨当年拒绝了上市企业300万年薪的offer!

2022年4月2日,新冠抗原自测证已经是24家了,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很多家,之前小编在整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大部分企业都被投资者问到是否是抗原自测产品在申请,企业的回复都是在积极申请,等待回复。

抗原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必备产品:

新冠这几年,我们接到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简单盘点下:

2020年以前,IVD主流是POCT,化学发光等热点,分子诊断是起步发展期,那时候的需求是以研发为主,试剂仪器研发都有,比如小编会经常帮助企业招聘:

  • 化学发光研发总监/经理/主管/工程师

  • Poct研发总监

  • 分子诊断研发总监

  • 仪器研发总监(光学液路 硬件 软件)

等等岗位,大家比较喜欢的企业也是像迈瑞,新产业等头部企业的研发。

疫情这两年,小编翻了下聊天记录,发现类似的职位的候选人,我们基本一年以上时间没有沟通

2020年,大家都在招聘国际销售,记得当时思路迪全国范围猛招100+国际销售,IVD行业没有那么多储备,医疗器械的也行,其他很多公司都在抢国际销售,抢到就是赚到。

另外就是分子诊断的候选人,也是比较热门,因为分子诊断研发门槛要高些,对于候选人要求高些,人才储备比较少,企业都需要,所以抢手。

但因为人才储备少,人才积累不够,很多人选确实没有完整项目经验,高薪聘请后会发现跟预期有差距,最近企业需求虽然没有减少,但比较理性等待真正有完整项目经验的人选。

分子诊断研发候选人跳槽会期待高薪,但也很难拿到平台又好,薪酬又高的机会了,需要自己具备很强的研发水平。

本以为疫情稳定,企业都赚到一定资金,可以快速发展其他产品线,但2021年的安徽大集采,对于化学发光产品是冲击。

2022年在抗原热潮前,小编大部分接到的订单是早筛,液体活检,测序,微流控等新技术平台的岗位,抗原热潮来了以后,帮助企业搭建生产,质量,采购,供应链岗位;

原来抗原这波热潮最需要解决的是生产制造难题,IVD生产企业很少有500以上的工人团队,但抗原自测每家企业加上临时工1000人以上,怎么样保证500万以上人份/天交付是招聘需求点。

研发,销售没有那么紧急。

 

再从药监那边的数据可以看到,这两年很少有自主创新产品拿证,如果企业不研发跟目前热点相关的产品,那么股市不会放过他。

点开求职网站,40+上市公司发布的职位,并不是像热闹的抗原市场那样,总监以上级别的岗位很少。

整个平台搜索研发总监的岗位,基本再也没有上市公司的身影了,大家自己检索看看,或者点开求职网站,输入自己目前的职位,看看招聘市场的情况。

再回顾之前联系的候选人,疫情已经3年了,还会再延续,年龄很快到45岁,在IVD企业,不管什么职位,大概率超过45岁,就很难就业,位置就很尴尬。

目前很多公司总监级别以上候选人,看机会是很难,很难有匹配的位置,而现在又不是常规IVD产品创业时期(化学发光POCT)。

行业会有很多千亿产值,企业有资金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宝太投资生物医药,热景也进入药物研发,安图生物有生物医药团队等。

但作为职场候选人,有可能目前正在风口期,需要把握机遇,利用这个风口让自己飞的更高,更具备竞争力,千万不要觉得目前市场很好,自己很热门,但却没有做提升自己的事情。

就像之前市场追逐的POCT,化学发光等。

市场会有新的技术和热点产生,但一个候选人却很难身兼数职,成为通才,把握机遇,更为重要。

小编是看到很多候选人纠结犹豫,错过一波波财富自由的机会,目前还是拿着20-30万年薪,畅想200-300万身价,只能在喝酒的时候吹吹牛说,曾经某个上市公司董事长邀请我加入,我拒绝了,不然我现在也是。

 

如果不具备竞争力,资本,市场热点过去,就是IVD打工人而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研发,总监,候选人,抗原,企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