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帕金森病人健康锻炼
文章转载自:邵明博士帕金森康复团队
专家介绍:邵明,神经病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脑系科书记、脑病中心主任。原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主任、四川省康复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并兼任中国康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副主席、中国卒中学会康复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学会康复分会副主任、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副组长等社会职务。
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以及重度强迫症、抑郁症的内科与脑深部电极植入的治疗,在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心得,在帕金森病与脑卒中的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有独到的见解与经验。
获得2014度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5年度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优秀院长称号。目前中华脑血管病编委、中国脑卒中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病杂志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通讯编委,曾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病教研室主任、帕金森病与DBS治疗中心主任。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练习太极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长期坚持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远期愈后。
要求: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