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用于未实现CVR的慢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可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完全病毒学应答(CVR),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不过,对于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应答不佳/低病毒血症(LLV)的慢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用TAF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APASL 2022
2022年3月30日-4月3日,第31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于韩国首尔隆重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团队发表于会上的一份摘要评估了TAF在上述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丁惠国教授对该研究进行分享。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56例因NAs应答不佳/LLV转用TAF单药治疗至少6个月的慢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12周随访一次。
研究结果✦
换用TAF后48周的CVR发生率显著高于12周(80.00% VS. 32.14%,P<0.05)。
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LLV组(HBV DNA<2000 IU/mL)和应答不佳组(HBV DNA≥2000 IU/mL)。亚组分析显示,LLV组在转换TAF治疗12周时CVR率较高,为61.54%,而应答不佳组为6.67%。
此外,在48周时,HBsAg和HBV DNA水平的平均变化分别为-0.44和-3.38 log IU/mL(P<0.05);ALT复常率为95.00%,显著高于基线时的66.07%(P<0.05);Child-Pugh评分均值为5.45±0.76,Child A级比例为85%,也显著优于基线时的8.66±2.30和21.43%(P<0.05)。转换为TAF组,肝癌发生率降低。
在48周治疗期间,血清肌酐、血磷、eGFR无明显变化。24周时尿β2-微球蛋白中位数为0.98,而基线时为1.14(P>0.05)。
研究结论✦
慢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用TAF单药治疗,可提高CVR,改善肝功能及不良结局,且肾脏安全性良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