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给大家讲一讲女性心律失常那些事儿。
说起女性健康的杀手,提的最多的往往是乳腺癌或者是子宫和卵巢相关的疾病,而心脏病似乎很少有人提及,具体到心律失常,提的人就更少了。
然而,提得少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事实上,在一些特殊时段,女性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很高。本文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女性心律失常哪些事儿。
有人可能会问了,特地强调女性的心律失常,是不是因为有一些特殊之处?还真给您说中了,女性和男性的心脏确实有一些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这些方面:
01、女性的心脏跳得比男性更快
现有的研究显示成年女性的静息心室率平均要高于同龄男性,也就是说,成年女性心脏跳得比男性更快。
对于这种现象,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认为女性的这种心率变化可能与交感神经活性的不同有关,也有观点认为性激素的变化影响了心率。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解释。
02、女性的心电图和男性的长得不太一样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诊断和鉴别一些心脏疾病,用处非常大。
女性和男性的心电图形状基本相同,但是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同,据具体表现为:女性P波和T波振幅以及QRS波群宽度都低于男性,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器官更小,而且心脏和电极之间的乳腺组织层可能更厚[1]。
03、一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女性的发病率和男性
不一样
比如,女性患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风险比男性高2~3倍[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更常见;
与男性相比,女性房颤患者的年龄更大、症状更严重;
此外,女性更容易发生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是什么使得女性心律失常出现这些特点?
主要是一些生理性的原因。青春期以后,女性开始出现月经周期,在月经周期内,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一直在波动;
此外,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大量增加,在产后这两种激素又会急剧下降;围绝经期(更年期)和绝经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会迅速、大幅度降低。
这些特殊的生理周期内激素的大幅度变动,是导致女性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这四个时期是女性心律失常的好发期,需引起重视!
刚刚我们提到了四个特殊时期:月经周期、妊娠期、产后、(围)绝经期,是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动较大的几个时期,同时也是心律失常的好发期。
月经周期
与月经周期变化最相关的心律失常首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发生与雌激素的水平呈负相关,女性生理周期处在黄体期的时候,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低,女性在这个时期发生室上速更频繁[2]。
妊娠期
妊娠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大体呈上升趋势。不但原有的心律失常发病次数会较以往增多,而且可能出现新发的心律失常。妊娠期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房颤、室上速、早搏(房性和室性早搏)等等。
产后
此时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也增加,加之产妇劳累、焦虑,心律失常事件显著增加。
(围)绝经期
绝经期最易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无明确病因多见; 更无时间规律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男性等。
预防心律失常的几大法宝,请查收!
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包括咖啡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尽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注重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
其次,特定时期采取特定方法,如:妊娠期间由于血容量增加、腹压增加等多种情况,导致心律失常发作或原有症状的加重,应当注意调节自身情绪,定期产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尤其高龄孕妇。围绝经期、绝经期女性可以适当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改善激素水平。
另外,注意自身身体情况,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最后,积极治疗或预防会导致心律失常风险上升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
文章转载自:光明詹医生
专家介绍:詹中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主任。
•学会任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药学院学报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多个SCI杂志特约审稿人。
•熟练掌握冠心病的冠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术,对复杂冠脉病变的支架植入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心脏电生理机制。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1篇,多次应邀到国家级学会及国内知名医院参加学术交流,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GCP试验项目2项,器械临床试验项目1项。首次提出高危和低危肺栓塞的心电图预测指标,系统研究前壁和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性,处国际领先水平,因在肺栓塞领域的突出成绩,心电图诊断心血管疾病及预后判断价值方面的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与认可,因在心电领域的突出成绩,受邀参加心电图判断肺栓塞预后价值的国际专家共识的撰写,参编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1部,主编中文专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临床》。获十堰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