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一下慢性创面的换药注意事项,把自己这几年的心得写给需要帮助的病人。因为要点太多,一般门诊的时候,也无法说全。如果真的可以对照着这些条目操作,应该可以解决患者大部分的问题。
慢性创面难愈合的原因:
内忧:促愈合意愿下降、全身情况不佳、局部血供不足、抗感染能力变差。
外患:细菌感染。
局部治疗: (一)清创 慢性创面的治疗要点不是用什么药,而是怎么洗,要充分引流渗液和细菌
细管冲洗窦道
窦道的冲洗必须从里往外冲,双氧水冲洗效果更佳,窦道内壁藏污纳垢,务必都要冲洗到
双氧水+碘伏
使用双氧水的泡沫,可以把碘伏带到更深层的组织里去发挥作用
浸泡、湿敷
通过毛细作用及液体流动,把创面上的细菌尽可能地引流到体外,湿敷要多层拧干的纱布,毛细作用更强,并且需要湿敷一段时间,引流需要时间。
沐浴
用流动的水冲洗,引流效果更好,除了细菌的稀释外,流动水还有机械作用力,配合沐浴露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破坏细菌生物膜。
充分机械清创
刮勺刮、棉签转、纱布蹭,不仅可以去除细菌的培养基,还可以重启创面的愈合过程。
去除坏死组织及异物
干痂、线结等异物,都是细菌的庇护所,细菌可以把这些地方作为基地,而免疫细胞无法干预到此处,这就造成了伤口迁延不愈。
(二)换药、手术 目的主要是变慢性创面为急性创面,重新启动愈合过程
增加换药频率
与细菌的增殖赛跑,细菌每时每刻都在增殖,要保证创面上细菌的数量一直保持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点阵激光
可以重新启动创面的修复程序,并且有一定的深度,直接刺激到纤维板层。
缝合或者拉拢
判断是否可以缝合的标准是伤口里的细菌含量,根据创面周围的炎症反应程度以及分泌物的量和粘稠程度判断细菌含量,也就是感染程度。如果未达到缝合标准,可以先用减张敷贴拉拢缩小伤口。
对口引流,必要时切开
皮下潜行的窦道最好对口引流,在末端开口,这样的引流效果比单向要好很多。如效果还是不佳,则切开窦道,敞开换药,二期缝合。
(三)创面用药及敷料
主要的作用还是引流,在清创后持续地将渗液细菌吸收到敷料上
外用生长因子
清创后使用生长因子外敷一段时间,效果更佳
充分填塞窦道及空腔
空腔及窦道都应该充分填塞,因为内壁的上下左右,每一处都会窝藏细菌,甚至可能内部还有分支。
敷料的选择
根据渗出液的量和质地选择敷料:多而稀则选泡沫敷料、少而粘稠则选油纱。窦道推荐使用微动力负压,它的吸水膨胀功能可以紧贴窦道内壁,充分引流。
负压引流
这是主动引流,比被动引流效果更好,但要注意经常更换,一般3天一次,不然引流材料容易被污染。
加压包扎
压力越大,敷料和创面接触越充分,引流效果越好
激素类药膏
激素的本质是调动身体将来的储备来应对目前的局势,有点像房贷。对于迁延不愈的伤口,就要动员身体的储备,尽快打破僵局。
自制药、中药
这类药物的原理是利用药膏的强免疫原性,刺激伤口,重新启动创面愈合过程。同时促进免疫细胞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趋化,提高血管通透性,起到类似于急性创伤后自身冲洗的抗菌效果。
全身治疗:
(一)增加局部血供 良好的血液供应是愈合的基础
控制血糖
即使目前血糖平稳,也不代表伤口就能快速愈合,血管的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的患病时间成正比。
口服扩血管药物
贝前列素钠、地奥司明片、丹参等药物
局部红外线热疗
要注意不要烫伤
血管扩张或支架
使堵塞的大血管再通
脊髓电刺激术
扩张下肢小动脉
按摩
加强局部血液循环
(二)避免局部充血或缺血
患肢制动、抬高、避免负重
弹力绷带
在下地走路的时候佩戴
戒烟、戒酒
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PM2.5会堵塞毛细血管
(三)药物支持治疗
镇痛
疼痛会引起血管收缩
生长激素
促进机体组织合成代谢
控制免疫抑制剂、化疗等特殊药物
全身使用激素也需要避免或减量
急性期使用抗生素
慢性伤口的急性感染会有反复
(四)其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