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丹心翰卿》暖心上映,一代中医人的追求与坚守

2022-04-11 07:25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来源 | 山西省中医院


《丹心汉卿》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但是西医随着现代的战争传入中国以来,中医日渐积弱,百废待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环境对中医的看法越来越不友好。

1957年,山西省中医院就建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走进中医院院史博物馆,解说员为我们讲起了一件动人的故事。


李翰卿所长,是山西省中医院和第一代中医人。他凭借自己的医术,解决了当时让西医也极为头痛的宫外孕手术,让患者不再需要动手术,仅凭中医手段就治愈了,成就了一段中西结合的佳话。

但是这一路上却走得并不轻松,穿越时光隧道,我们回到了六十多年前......


宫外孕,是让医者谈之色变的危症,患者很可能会因为大出血而陷入危险,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大多患者都不愿意接受手术。

因为接受手术,以后的怀孕的机率会降低,患者总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过一劫。但手术治疗仍然是当时的首选。


每天看着病人这么痛苦,当时的妇产科主任于载畿决定大胆创新,从中医的方法中寻找治疗的新思路,于是他找到了山西省中医研究院的李翰卿所长。

尽管当时医院的院长极力反对,但于载畿还是与李翰卿一拍即合,没有任何中西医间的门户之见。


然而这一个病种,是西医的专有名词,在中医里还没有明确定义,尽管在历史长河中肯定出现过类似的病例。

但是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让很多患者根本不愿意曾试,研究的道路总是艰难重重。


哪怕有一位患者愿意接受,也还是有所进展,再慢也会有所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之下,李翰卿所长终于找到了治疗的方法,将宫外孕分成了两种,并分别开了针对两种情况的汤方。

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成功把病人从手术台的边缘拉了回来,再也不需要动刀子了。


60多年过去了,李翰卿所长对治疗宫外孕的中医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从此被载入史册。

李翰卿对中医的大胆创新,成为了中国对中医发展进程的催化剂

1971年7月25日,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学习班开班;

1972年7月4日,李翰卿所长逝世; 

1978年3月18日,“非手术治疗宫外孕”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奖; 

1984年5月,活血化瘀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被写入中医教材; 

198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 

200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施行......

I 版权声明

本作品来源“山西省中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宫外孕,患者,手术,中医,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