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拉近与隔离者的距离,减少他们来到陌生环境的焦虑感,徐汇区漕宝路集中隔离收治点指挥部特别给所有隔离人员准备了坚果、面包和牛奶,由大白们发送到隔离者手中。
战疫微感动
徐汇漕宝路集中隔离治疗点从开始筹建,仅仅用了不到4天时间。该隔离点医疗队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仓静副院长作为领队,中山医院医生、护士、感控和管理为主体,徐汇区中心医院和徐汇区牙防所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共171名医护人员,其中党员36名。为更好地形成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分为中山医生党小组、中山护理党小组、徐中心党小组及综合党小组。
今天,就跟随小萱的脚步来看看这个隔离点的那些小确幸~
1
“快递”消毒包+外科缝线,
解决患者燃眉之急
3月31日,有一位患者一个月前接受过肺部手术,目前存在刀口愈合问题,这让患者非常担心。医疗队祝巧良是胸外科医生,他主动为患者处理伤口。为了保证患者伤口顺利愈合,祝医生计划给患者重新处理伤口后缝合。这时,临时党支部书记、麻醉科梁超医生直接向中山医院本部手术室东莉护士长求助,在这非常时期,中山总部连夜准备消毒包和外科缝线,次日转运入隔离点。
祝医生拿到这套“工具“后,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然而穿着“大白”,所有的操作都非常缓慢。很快祝医生的面屏就布满了雾气,但他一直坚持,拆开伤口,消毒,处理,缝合,一步一步……本来非常迅速的操作,在这特殊的条件下都变得异常缓慢和困难,尤其是伤口的缝合。此时,肝外科胡捷医生出手相助,帮助祝医生完成了操作。
虽然只缝合了两针,但这两针是中山人对每个患者、每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2
临时党支部打造“学习型隔离点”
自隔离点正式收治患者以来,医疗队队员们发现:收入隔离点的患者往往都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经支委讨论决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建设“学习型隔离点”为目标,着眼于为群众办实事、聚力抗击疫情。
领队仓静副院长心系每一名患者,对特殊的患者,她都会一一亲自落实细节上的安排。当她看到隔离点收治了几位中小学生时,立即提议希望各组员在关心小朋友生活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业需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护士长潘文彦就立即在隔离点整理了一间房间作为小朋友们的学习教室,配备电脑和打印机以供学生们上网课使用。党支部书记梁超和其他党员就担负起了老师的职责,不仅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还为他们开设了英语口语课。
Reading Time
徐汇区政府在建隔离点时就提出,不仅要在硬件方面完成交付,更要注重温馨的人文气息。徐汇区图书馆为隔离点捐赠了阅览书架和书籍,医疗队护士们在参与整理书架时,还会与患者探讨书籍里的共同关注点,拉近了被防护服阻隔的距离感。如今阅览书架已成为隔离点里最受欢迎的地方,很多患者都表示这是一个有内涵、有温度、有文化的隔离点。
3
保障患者情绪稳定,拉近彼此距离
为了拉近与隔离者的距离,减少他们来到陌生环境的焦虑感,徐汇区漕宝路集中隔离收治点指挥部特别给所有隔离人员准备了坚果、面包和牛奶,由大白们发送到隔离者手中。医疗队还特别加强隔离点的人文关怀,做好隔离点饮食、供暖等保障工作,同时耐心倾听被隔离人员心声,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保障被隔离人员的情绪稳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