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有这7个症状,要高度怀疑自闭症!
有一群孩子
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他们是孤独的自闭症患者
2022年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自闭症日
自闭症离我们很远吗?
你对自闭症的认识是不是也有很多误区?
你是否认为
自闭症就是性格内向?
事实上,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伴有智力障碍,与单纯的性格内向完全不同。
没有自闭症家族史的儿童
就不会发生自闭症?
并不是。
自闭症由环境因素、生物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但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遗传因素大约能够解释10%~30%的自闭症成因。
但研究发现,重金属及生物异源物质(如农药、防腐剂等)、孕期接触化学物质、肠道异常、肠道微生物异常、饮食及营养习惯不良、代谢异常、免疫异常均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自闭症的致病因素
1生物异源物质/重金属
杀虫剂、农药、添加剂和防腐剂;砷、铅、汞、镉、锑和锰等重金属。
2怀孕期
子宫感染、孕期并发症、化学物质、环境污染、围产期和产后健康状况、营养摄入、年龄、药物。
3肠道
肠道的炎症、破损和溃疡,肠漏。
4肠道微生物
梭菌属(Clastndlum)
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萨特菌属(Sutterella)
瘤胃球菌属(Ruminocaccus)
酵母菌(Yeast)
厚壁菌门(Firmicules)
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5饮食和健康
偏食,挑食;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6代谢
吲哚 、粪臭素、酪氨酸、色氨酸、谷胱甘肽、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硫酸盐、脂肪酸、短链脂肪酸。
7过敏和自体免疫
自体抗体,免疫细胞因子,卫生假说。
8基因,染色体异常等
CNTNAP2,SHANKs, NLGN4X,NRXN1和TOP1等基因以及脆性X染色体,智力迟钝相关蛋白基因等。
自闭症很罕见或离自己很遥远?
自闭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
2019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0~14岁的孤独症儿童人数可能已超过200万,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Sun et al., 2019)。
自闭症是个伤财又磨人的疾病?
对于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来说,确实是这样。
有调查证实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受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自闭症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需要照料者长期陪伴,并且长期治疗。有报道称美国自闭症人群每年的经济支出高达1370亿美金。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呢?
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些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如果您的孩子(18~24月大)有以下表现,需要提高警惕:
● 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 不喜欢玩假想游戏(如过家家);
● 不会用手指指感兴趣的东西;
● 不会拿东西给你看;
● 不会模仿你的动作或表情;
● 当你指向另一边的玩具时他(她)却不会朝那边看;
● 当他(她)接触新事物时不会看你的表情或留意你的反应。
当您观察后认为您的孩子满足上述2项及以上时,他(她)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较高,建议尽早就医。
若您的孩子月龄超过18~24月,但曾在此月龄阶段或目前有上述表现中的2项及以上,我们仍建议您带孩子至医院儿童科或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就诊评估。
自闭症的分级筛查流程
下面为您提供推荐的分级筛查流程:2020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临床报告建议在18个月和24个月大时对ASD进行标准化筛查,并进行持续的发育监测。
国内研究者拟定了一套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自闭症筛查的流程:幼儿在18个月进行预防接种或常规体检时,在社区医院用《幼儿自闭症筛查表(中文版)》(CHAT-23)A部分问卷来做初步筛查;筛查为阳性的需转至二级或三级医院用CHAT-23的B部分做进一步筛查;初筛阳性者以及任何通过筛查,但被非专科医生、教师或家长怀疑为ASD的孩子由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断,评估异常者建立专科病史,列为随访干预对象。
自闭症是不治之症吗?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当代的治疗方法集中在三大方面:行为矫正治疗、特教培训、药物治疗。行为矫正与特教培训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父母的态度息息相关。而药物方面,目前也没有被批准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物。
虽然目前自闭症没有能明确治愈的方式,但这不代表自闭症无法改善。
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催产素干预在治疗自闭症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快速变化的颅外磁场诱发足够大的局部颅内电流,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短期功能性重组,并造成相互连接的大脑皮层之间结构和功能的暂时性改变,进而产生治疗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大脑的功能柱以及细胞内GABA的病变或畸形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发现rTMS刺激适合干预大脑功能柱,且较低频率的rTMS更为敏感。国外研究发现rTMS干预后,自闭症个体典型的行为症状如高活动性、易激惹性、刻板以及强迫行为等症状明显减少,脑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国内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在rTMS干预之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以及睡眠状况有明显好转。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
安全性如何?
rTMS具有无创、安全、疗效明确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康复、抑郁症、强迫症等各类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
rTMS治疗的副作用多为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如头痛、瞌睡、面部不适等,癫痫可能是rTMS引起的最严重的副作用,主要由高频rTMS诱发,但低频的rTMS反而可以抑制癫痫的发作。
总而言之,低频的rTMS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颅内刺激技术,在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等较低年龄段的自闭症患者。
催产素(oxytocin)
催产素(oxytocin)是一种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神经肽类激素,人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男女均有。
顾名思义,催产素有催产、催乳作用,但在此之外,催产素还有助于建立个体间的信任和社交关系,因此也被称为“社交激素”。
催产素水平在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儿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低催产素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社会障碍。
有研究证实外源性和诱发性催产素可恢复自闭症小鼠模型的社会行为,国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鼻内催产素喷雾给药对于自闭症的社交能力、执行能力有改善作用,治疗前血液催产素浓度还可能预测治疗反应。催产素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对治疗自闭症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