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手术室来了个多器官复合伤的患者,该如何抢救预案?

2022-04-02 16:20

多发性复合伤患者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发生率高。除了要求我们做好抢救工作以外还要结合患者具体伤情进行处理,并持续监测。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意义非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样。近日,在市人民医院老院区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命”大战—— 一位因为车祸受伤的患者由急诊转送到了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紧急抢救,最终从“死神”手中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多器官复合伤(简称多发伤)是指在外力撞击下,人体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部位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即使这些伤单独存在,也属较严重者(单纯的脊椎压缩骨折.轻度软组织损伤、手足骨折等除外)。

多器官复合伤的确定

具有以下伤情2条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

(1)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半昏迷的颅骨内血肿,脑挫伤,颌面部骨折。

(2)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胸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隔、心脏、大血管和气管损伤,膈肌破裂。

(4)腹部损伤:腹内出血、内脏伤、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6)骨损伤:骨盆骨折伴休克、脊柱骨折伴有神经系统损伤,上肢、肩甲、长股骨干骨折,下肢长骨干骨折,四肢广泛撕脱伤等。

 多发性复合伤的特点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低氧血症;易漏诊和误诊;多发伤多数需要手术治疗;伤后并发症和感染率发生率高。 

急救措施

1. 接手术通知单时应准确了解伤情及诊断,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拟行手术名称。

2. 迅速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除手术间常规物品外,还应准备:器械包、敷料包、手术衣、气管切开包、除颤仪、急救药品和抢救物品等。

3. 患者入手术室时,应与急诊科护士交接病情、用药、静脉通道、是否留置尿管、胃管、皮试结果、尿量、引流量等,检查化验单是否齐全,有无携带贵重物品。

4. 如休克患者,过床时先移下肢,然后抬高头部平移至手术床,防止窒息。

5. 若未建立静脉通道,应选大血管迅速建立,1~2条。

6. 器械护士开台、补充台上所需物品;巡回护士摆放手术体位,待医生消毒铺巾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第二助手共同清点物品。

7. 手术开始前打开无影灯,迅速接好电刀、电凝、气压止血带,并调到制定工作参数,手术开始后整理术间物品,保证术间的整洁有序。

8.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对输入液量做到心里有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术中抢救设备出现故障,应迅速协助排查除,器械不足立即给予补充,以免耽误抢救。

9. 维持术间秩序,控制人员进入,并减少术间不必要的走动。

10.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各项抢救记录。 

特殊物品准备及配合

  1.  头颅伤、颌面部伤:备深静脉穿刺包,脑科托盘、头圈、双极电凝、骨蜡、脑棉片、一次性20ml注射器一个,并做好深静脉穿刺的配合工作。

2. 胸部外伤:备侧卧位托手板、深静脉穿刺包、侧卧位体位垫、胸腔闭式引流瓶。

3. 腹部、会阴部伤:备大量无菌纱垫(用于填塞止血),0.05%碘伏、大量生理盐水;会阴部伤者备截石位腿架、肛门敷料。

3. 四肢骨折、广泛软组织撕脱伤等开放性伤:备清创车、清创肥皂、大量清水、外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绷带、骨钻、气压止血带等。 

监测要点 

监测循环情况: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

监测呼吸情况: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的色泽。

监测引流液、输入液量,正确估计出血量。

来源:《手术室护理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手术室,预案,抢救,损伤,多发性复合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