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匿名录音第二集:为什么大规模人群新冠核酸筛查不用痰液?
最近那段匿名录音传遍了微信群,昨天我发了辟谣的文章。一段匿名录音吓瘫一大片!核酸检测还能做吗?新冠疫苗还能打吗?
今天依然有不少家人朋友再次发来录音,看来这份录音是发了删,删了发,在不同的公众号上接力转发。
可见其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真希望官方能出面找到这位“预防医学博士”,看看这个传遍微信群的声音主人到底是谁?调查清个中缘由。
音频里有一个关于“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质疑,让不少人心怀忧虑。
其中盛传的“棉签有毒”,昨天我已发文辟过谣了。核酸检测还能做吗?
而那人所质疑的“新诊疗方案里已明确了可以用痰液进行新冠核酸检测,为什么大规模检测不用?”,还在被不少人抓着当话题。
就这个问题,我今天专门来说一下。
不少人听信了棉签有毒的谣言,坚持认为目前咽拭子测核酸有猫腻,他们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为什么今年新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了深喉痰液可以测新冠核酸,却不使用?
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内容都是是针对新冠患者而言的。
新冠患者,特别是有症状的患者,痰液里含有大量细胞,检测出新冠核酸片段的效率高,特异性强。
其实,除了常用的鼻咽拭子,痰液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如肺泡液等)以及粪便都可以进行新冠核酸检测。
但是常规的痰液检测比较复杂,需要先将痰液进行液化,检测耗时长,不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鼻咽拭子检测,只需要几秒钟时间采样,样本前处理简单且检测准确性高,所以为现阶段大规模人群筛查的首选。
这就是为什么现阶段没有用痰液进行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原因。
2、日本冬奥会以及国外很多国家为什么可以用唾液进行新冠检测?
其实早在2020年中,美国FDA就为4款基于唾液样本的新冠病毒分子诊断检测颁发了紧急授权。
日本大阪于2020年6月6日正式开始实施新冠病毒唾液检测,针对出现症状9天以内或者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
使用的唾液“不是普通唾液,是深咳以后的唾液标本,一定要做3-5次深咳动作,尽力把气道中病毒排出,(因此)这种唾液中或有大量病毒。
东京奥运会的“唾液”新冠检测的要求也比较高。
刷牙2小时后才可检测
检测前30分钟不得喝水、进食、抽烟和刷牙
需要深咳
东京医科大学研发的新款唾液病毒检测法,只需19分钟就能检测出结果,其结果准确度与常规PCR检测不相上下。
相信随着新技术和试剂在我国审批上市,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人群筛查。
昨天的文章里,对于谣言的鉴别,我一再强调常识和逻辑。
原因是,我认为绝大多数谣言都有逻辑混乱、违背常识的特点。
其实,在日程生活中,哪怕我们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能鉴别出大多数谣言。
轻信谣言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常识、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基本的常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通人也能很大程度避免上当受骗。
参考资料
[1] Coronavirus (COVID-19) Update: FDA Issues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to 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or SalivaDirect, Which Uses a New Method of Saliva Sample Processing. Retrieved August 16, 2020, from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coronavirus-covid-19-update-fda-issues-emergency-use-authorization-yale-school-public-health [2] Quick and affordable saliva-based COVID-19 test developed by Yale scientists receives FDA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Retrieved August 16, 2020, from https://news.yale.edu/2020/08/15/yales-rapid-covid-19-saliva-test-receives-fda-emergency-use-authorization [3] Vogels et al., (2020). SalivaDirect: Simple and sensitive molecular diagnostic test for SARS-CoV-2 surveillance. medRxiv,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8.03.20167791v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