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中成药政策绿灯不断
01
脑卒中成“头号杀手”,每年经济负担高达1000亿
2019年6月,《柳叶刀》发表了中国居民疾病负担情况的相关研究,脑卒中已取代缺血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脑卒中给中国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1000亿元/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数据也显示,2018 年1853家三级医院共计上报卒中入院患者超过300万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1.9%。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主要人群仍为中老年人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民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刻不容缓。
02
药企严格质控,独家医保大品种抢眼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内容,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性治疗方案包括改善脑血循环、他汀药物、神经保护、高压氧和亚低温治疗,以及中成药、针刺的传统医药疗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治疗主要以实现血管再通,恢复血运重建,挽救缺血半暗带为目标,但血管再通后常见再灌注损伤、再闭塞及出血性转化。中医临床认为溶栓为耗气伤血之法,超早期溶栓后出现的情况皆因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而标实。
因此,中医上的主要治疗策略是益气养血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标本兼治,在缺血/再灌注的各阶段对神经血管单元的各组分实施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可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其中,脑脉利颗粒是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需求,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生产的独家中药口服制剂,具有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产生综合治疗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无后缀),全国众多省份已中标挂网。
脑脉利颗粒
【成 分】益母草、三七、黄芪、姜黄、川芎、红花、丹参、赤芍、当归、白芍、川牛膝。
【性 状】本品为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
【规 格】10g *9袋/盒。
【用法用量】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20天为一个疗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脑脉利颗粒生产过程中,柯菲平将11味药材提取包结物与干浸膏进行充分混匀后用先进的干法制粒工艺制成脑脉利颗粒,最大程度保留了有效成分。而在质量控制方面,柯菲平制定了高于中国药典的内控标准,对组方中8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检验,保证脑脉利颗粒质量可控,疗效稳定。
03
政策绿灯不断
从国家层面来看,相比于化药/生物药审批政策不断收紧,中成药一直是政策绿灯不断。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坚定了信心,中成药市场正在迎来飞跃发展期。
欧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市场已经超过8000亿,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利好,更多具有临床循证医学价值的中药创新药持续推进与应用,空间还有望被进一步打开,预计2024年中成药市场将超过万亿元。因此,像脑脉利颗粒这类医保加持、非集采的独家品种,无疑将会以其产品本身的临床优越性,在市场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从企业层面来看,柯菲平聚焦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领域,致力于提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的研制和商业化,开发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建立一条完整的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产业链,涵盖新化合物发现、成药性评价、制剂开发、临床阶段研究、药品注册及上市后营销推广等各阶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