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究竟如何让数据变成强大的生产力
自从2019年国家逐步全面实施对公立医院进行量化绩效考核,并且着力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规划以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高深发展阶段,不管是加强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和平台化建设,还是推动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化,或者是医疗临床科研的人工智能分析,仿佛一夜之间,都要变成医院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大数据的涌入。
然而,面对医院这个复杂而精密的运作系统,这些数据究竟该如何使用呢?
似乎,没人告诉院长和医生们,这些数据五花八门,只是静静地记录着已经发生的事情,按照一种工程师习惯的结构 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某个服务器的硬盘上。
数据没有自己跑出来,告诉院长:现在可能需要关注一下住院管理和手术室的使用效率了。
数据没有自己跑出来,告诉科室主任:究竟如何才能把科室的任务指标更合理地分配给每位医生。
数据也没有自己跑出来,告诉医生们:每天面对这么多患者,我要如何确保不增加药占比的情况下,提升医疗效果呢。
—01—
拥有庞大的数据,却没有做好使用的准备
在医院,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医院的管理者们,为如何组织好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医疗服务,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
其次,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离不开医疗仪器和药品。同样,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治理,现代医院也已经发展了很多成熟的管理使用流程,并且医生们可以非常熟练地使用它们解决各种问题。
然而,数字化的时代,所有人都知道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是医院的确很少为如何使用好这些数据做充分的准备,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难题:
第一、认知难题。
医院的专家们都是学医的,不是学数据分析的,很少有人能直接面对各种数据,转化成医疗服务上的认知逻辑。
第二、应用难题。
数据是专家们或者机器输入的,但是数据的输出和使用设计主要是计算机工程师开发的,这常常会导致系统给出的很多信息并不是专家们或管理者想要寻找的有效信息,反而让学医的人对报表数据感到恐惧。
第三、协同难题。
今天,医院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离不开各种关系的协同,而大量的信息系统都是按照某项流程管理或者某种业务垂直开发的,创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难以直接从某个系统中之间获得,需要通过独特的视角去把很多系统的不同数据挖出来重新组合分析,这给专家们带来巨大的负担。
—02—
医院需要重新定义信息科室的职能
在医院,大家都知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是信息科。不管是引入什么信息系统,还是收集什么数据,还是电脑网络崩溃了,还是网站的开发维护,大家马上想到的是信息科。
这些年医院的信息建设飞速发展,信息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且大家对信息人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从信息科的办公环境条件的改善都能看的出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医院对信息科本身的发展,还停留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这个层面,而数据在管理决策和医疗研究中的价值挖掘,并没有成为信息科的关键职能,因此从人才的配置、能力的培养、工作流程设置以及绩效考核,都几乎很少围绕这个目标去建设,这就是为什么医院的系统越多,数据一大堆,但是数据价值却并没有呈现出与之投入匹配的医疗价值。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推动医院的信息工程师,成为医疗服务的数据专家,这需要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 让工程师“看懂”业务。
这里的“看懂”不是指工程师让医生告诉他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指标,如果医生专家能说出来的,那就不算是难题了。而是工程师们能在医生们身边去观察医生和患者们每天的行为习惯、认知习惯、业务流程中信息的变化,记录下来,从中感知人们深层次的动机和需求可以由什么样的数据所反映,如何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行为变化,这是数据挖掘的首要思维。
比如说,我们希望能降低药耗占比,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如何给每个医生定义出最佳的任务目标,而是我们能观察到每位医生在面对各种患者的时候,是如何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案,如何评估和均衡他们的药耗使用习惯。
第二、 让工程师学会从医疗服务的视角建立数据分析关系。
医疗数据,要能产生巨大的生产价值,就必须从医生和患者的视角出发,能在专家熟悉的语境和思维认知下,把业务和数据关联起来,让专家们不需要切换大脑认知场景,跑到一个陌生的体系中谈如何提高病床周转率,谈如何控制手术感染率。
一流的电商平台,高级数据分析人员会用数据告诉告诉卖家们这次新品促销带来新的流量是否达到预期,哪些用户出现了消费兴趣转移,哪些产品的库存需要加速清理。卖家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数字,而是背后投射出我需要立即做什么,我的商机和风险在哪里。
医院的专家,也同样需要。
第三、 调整分工,让工程师主动参与到医院的运营决策和创新研究流程中。
数据分析,找到合适的视角和建立数学模型,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快速的迭代和反复观察对比,这需要工程师们与专家们有着更紧密的接触和合作。
同时,医院的业务和环境,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让数据变得更有价值,就意味着不仅仅是让每个流程数字化,更意味着数据能更快地反馈到每个业务流程当中。每个医生如果每周能知道自己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表现,就有助于他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改进。
我们越是渴望创新,就越需要工程师帮助医院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在各级的管理决策和研究创新中,我们需要工程师更主动的参与其中,用数据帮助我们突破认知边界,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
今天,医院已经非常清晰地看到数据的潜在价值,数字化不仅仅在医疗技术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而且在医疗服务的运营管理、医疗模式的创新中,同样正在重塑我们的医院组织形态和决策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准备让数据像设备、药品一样,融入到我们的医疗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
我们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包括:
引进和培养更多的数据分析人才
改造我们的工作决策流程
构建具有弹性的内部和外部协同合作小组
这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发展趋势,越是有远见的医院管理者,越会提早为数据价值的挖掘而“下重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