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初创企业洞察周报】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商齐禾生科完成过亿融资

2022-03-28 16:10   动脉橙

初创企业发展动态

本文为初创企业洞察周报,发布时间为每周一,本期统计时段:2022年3月21-27日。

一. 2022年3月21-27日早期项目

据动脉橙产业智库不完全统计,2022年3月21-27日,共有11起早期项目(Pre-A轮及以前轮次)融资,其中海外6起,国内5起,且国内5起事件中,有1起过亿人民币早期融资,为齐禾生科。

46241648454810459

二. 2022年3月21-27日早期项目重点关注

01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商-齐禾生科

齐禾生科成立于2021年,正着力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并探索其在生物育种等各领域的应用,同时积极与行业伙伴建立互补型合作,以期尽快开发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占据基因编辑技术制高点,为中国抢占基因编辑产业高地贡献一己之力。

本次融资是中国已公布的基因编辑企业种子轮融资中的最大手笔。

团队介绍:

创始团队包括在基因编辑学术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高彩霞博士,哈佛大学著名基因编辑科学家David Liu(刘如谦)的学生Kevin Zhao博士,以及在产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运营及商业化团队。创始团队致力于将齐禾生科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的硬核高科技企业。

高彩霞博士

联合创始人 首席科学家(CSO)

高彩霞博士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编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基因组编辑研究,着重于农作物基因组编辑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并致力于推动基因组编辑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Nature评选的“中国十大科学之星”,研究成果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世界十大技术突破。

Kevin Zhao博士

联合创始人 首席技术官(CTO)

Kevin Zhao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生导师为著名基因编辑科学家David Liu(刘如谦),主要研究方向是碱基编辑工具的开发及优化,在CNS三大期刊及其重要子刊参与发表10篇研究论文,其中和202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ennifer Doudna合作发表2篇。2021年入选由谷歌前任CEO Eric Schmidt举办的“Schmidt Science Fellows Program”,该项目2021年全世界仅28位科学家入选,其也是首位获得该项目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Schmidt学者。

最新动态:

近日,苏州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杏泽资本独家领投的逾亿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这也是中国已公布的基因编辑企业种子轮投资的最大手笔。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等各产业方向的应用。

02 体外诊断技术研发商-南京辰光医疗

胡曼智造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疗技术创新公司,隶属于南京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凭借多年的材料学、体外诊断技术和市场营销经验的积累,基于多重流式荧光技术这一核心技术,致力于为临床客户提供全自动、高通量、极具竞争优势的全自动多重流式荧光检测平台及配套试剂,聚焦于重大免疫疾病、疑难杂症及罕见病的诊断,同时积极拓展体外诊断领域的新兴蓝海市场。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胡曼智造的全自动多重流式荧光检测平台及配套试剂的注册申报、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及研发团队的扩充。

团队介绍:

胡曼智造的核心团队均为IVD行业老兵,平均从业经历10年以上,核心团队来自于博奥生物、安图生物、利德曼、博奥赛斯、四正柏等国内体外诊断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企业。从2017年起,这些核心团队成员陆续加入公司,不断补强公司的能力拼图。截至目前,胡曼智造的团队规模已经超过30人,90%以上为研发人员,25%以上为硕士博士。通过一系列融资赋能后,预计年底团队规模扩大到100人以上。

李东琦

创始人

1998年,李东琦毕业后,进入药监系统工作,主要从事药品和生物制剂质量标准制定。在一段体制内工作经历后,他离开药监系统,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之旅,与同事和好友建立中文医网(MedOnline)。

2003年,李东琦开始进入IVD领域。2012年左右,李东琦在国外一家顶尖实验室第一次看到基于多重流式荧光技术的自身抗体检测产品。回国之后,李东琦开始寻找多重流式荧光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2015年,李东琦创建了欧亚先锋,作为总代在中国代理欧美IVD产品;2017年,以欧亚先锋自有资金启动多重流式荧光的研发;2021年,成立胡曼智造,加速多重流式荧光产品的上市及商业推广。

产品介绍:

全自动多重流式荧光发光免疫检测仪

流式荧光又被称为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

91531648454810511

最新动态:

2022年3月21日获悉,北京胡曼智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母公司南京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恩然创投旗下南京江北科投基金其瑞佑康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胡曼智造的全自动多重流式荧光检测平台及配套试剂的注册申报、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及研发团队的扩充。

03 癌症靶向技术开发商-瑞奥生物

苏州瑞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1月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致力于商业化一系列产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物医药技术。

瑞奥将首先转化基于程建军课题组开发的癌症靶向技术Active Tissue Targeting via Anchored ClicK Chemistry (ATTACK) 。

团队介绍:

瑞奥创始人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Hans Thurnauer教授程建军和其学生蔡恺珉。

程建军教授

创始人

材料科学家、化学家。中国西湖大学工学院院长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材料科学与工程系Hans Thurnauer终身讲席教授。程建军教授拥有30余项美国或国际专利,领导或参与设计的两项发明被用于上市公司的研发纳米药物中,在美国已进入人体二期临床试验。其中关于癌症靶向的纳米药物技术获得福布斯杂志2006年度5大纳米技术突破之一。程建军教授于2021年8月加盟西湖大学任工学院院长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

蔡恺珉博士

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

蔡恺珉主要负责推动相关技术的药物研发和前临床研究。蔡恺珉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于2017年获得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材料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包括小分子刺激响应药物的研发、纳米药物制剂优化与输运、以及基于可逆脲键的可降解自修复应用材料的研究。在自然-化学生物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4项。应邀担任包括Nat. Commun.、Chem. Commun. 在内的多部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核心技术:

小分子癌症靶向平台技术-ATTACK

ATTACK是一项基于特异性肿瘤标记的靶向药物递送技术,可以实现靶向递送各类药物到肿瘤细胞,是全小分子的靶向治疗技术。

ATTACK技术作为一种突破性肿瘤治疗技术具有多重优势:

1.主动肿瘤标记可有效治疗现无法靶向的癌症(开拓全新靶向市场):ATACK的主动肿瘤标记不受种类有限的细胞表面受体约束,可以有效用于无已知特异性受体的肿瘤靶向; 2.生产与研发成本大大低于单克隆抗体(成本价格优势普惠更多患者):ATTACK的靶向分子都是结构确定的小分子,其结构明确,合成方法高效简便重复性高,在药物转化和规模化生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3.标靶密度高(增加药效):ATTACK可以实现细胞表面的人工受体密度达到106-107/细胞,这是常用的癌症细胞表面可标靶受体如Her2密度的100倍,因而可以实现更高效的靶向药物输运; 4.ATTACK是一项平台技术,可实现不同类别 的精准治疗:基于ATTACK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可连接药物(包括大分子抗体、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药物、免疫疗法药物等等)可以实现多种不同药物组合的联合输运,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癌症的精准治疗和抗药性的优化解决。

84221648454810618

最新动态:

近日,苏州瑞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道远资本、西湖创新投资和赢迪资本参与了该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TTACK候选化合物的临床前研究及IND申报,并推动多个不同适应症管线的建立和研究。

04 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商-星眸生物

星眸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基因编辑与眼科疾病基因治疗服务商,为科研与临床用户提供前沿基因编辑技术服务和产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基因编辑与眼科疾病基因治疗。

星眸生物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大先研院孵化企业,公司聚焦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和基因编辑技术研发、服务,致力于实现中国人自主可用的眼科基因治疗药物,让中国人看得更久,看得更好。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开展wAMD管线的IIT临床试验及IND申报,新管线开发,以及引进高端人才。

团队介绍:

星眸创始人团队为中科院和中科大的教授博士,拥有多年深耕眼科、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的研发、管理经验;公司先立足于合肥,再辐射江浙沪,充分利用现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医院眼科的临床资源。

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为才源博士。

最新动态:

2022年3月24日获悉,合肥星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市国科瑞华三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北京二期中科创星硬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横琴伊西尔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开展wAMD管线的IIT临床试验及IND申报,新管线开发,以及引进高端人才。

数据来源于动脉橙数据库。

正文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基因,编辑,洞察,初创,融资,企业,技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