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的系统性文献回顾
髓外多发性骨髓瘤
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浆细胞增殖仅限于骨髓,但少数患者会发生软组织浆细胞瘤,即克隆性浆细胞逃逸并在骨髓外增殖,它是MM的侵袭性形式,其特征为克隆和/或亚克隆独立于骨髓微环境而发生和生长,相关因素包括高危遗传学、增殖增加、细胞凋亡逃避和对治疗耐药。
在MM患者中,软组织浆细胞瘤有三种主要方式:皮质骨破坏后骨肿瘤直接生长;血源性扩散后在器官或软组织生长,不与骨结构接触;侵袭性操作触发髓外生长(罕见)。
然而在已发表文献中,MM髓外受累或髓外病变(EMD)的定义也不同。2013年的一项研究提出,它应仅包括单纯的髓外浆细胞瘤,并排除来自邻近骨髓的骨相关浆细胞瘤;其他报道则认为,骨相关(或骨旁Paraskeletal)浆细胞瘤应纳入EMD,作为与髓外浆细胞瘤不同的亚型。
先前的定义和区别已得到2021年一项专家共识的认可。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不应视为EMD,因其发生在无MM诊断的情况下;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也通常排除在EMD的定义之外,因它是一种特征明确的病理实体,具有不同的预后意义和治疗建议。浆细胞瘤不同的定义如表1所示。
有多个遗传学因素与MM髓外受累相关,包括17p缺失、p53核表达、t(4;14)高发生率和p53缺失,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CD56表达缺失、MAFB过表达和MYC过表达。此外新型药物治疗也被认为是EMD出现的风险因素,但支持这一观点的数据尚不明确。
近日《Blood Cancer Journal》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它基于在pubmed的系统性文献检索,共纳入29篇文献,重点关注于血源性髓外病变(EMD,包括CNS EMD),涵盖的领域包括发病率、发病部位、预后和治疗结局等。先翻译如下。
发病率
不同研究报告的EMD发生率差异很大,很可能是因为定义和评估方法的差异。磁共振(MRI)是脊柱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但理想情况下应使用功能性全身技术(functional whole-body techniques)检测EMD,IMWG共识声明则特别推荐18F-FDG PET/CT。
最近Zamagni E等提出的PET/CT标准化评分(根据Deauville标准),看来有希望解决之前缺乏标准化的问题。PET/CT时代之前诊断时报告的EMD发生率较低,约为1.7-4.5%,而PET/CT诊断EMD的发生率在6-10%之间,应该有助于刺激前瞻性临床试验中EMD的亚组研究(如CASSIOPEIA试验的CASSIOPET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应对所有疑似EMD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例如血清高LDH或R-ISS III期患者。
有许多研究专门报告了EMD的发生率数据(表2)。
一项META分析纳入NDMM患者中开展的8项临床试验,发现软组织浆细胞瘤的总体发生率为11.4%,EMD的发生率为0.5%,但作者也承认,由于研究中使用的影像学技术问题,EMD发生率可能被低估。
一项包含3744例NDMM患者的研究中软组织浆细胞瘤的总发生率为18.2%,骨旁和髓外受累的发生率分别为14.5%和3.7%。天津血研所邱录贵教授团队曾在连续834例MM患者中评估了EMD,发现NDMM和RRMM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8%和3.4%。
一项在美国波士顿进行的单中心研究在55/663例(8.3%)接受干细胞移植的连续患者中发现髓外病变,这55例患者中,8例在诊断时存在EMD,42例在复发时存在EMD,5例在诊断和复发时均存在EMD。
一项对226例RRMM患者的分析发现,24%的患者出现软组织浆细胞瘤,其中10%邻近骨(骨旁),14%不邻近骨。
Rasche等人筛选了他们的骨髓瘤登记研究中EMD复发患者,发生率为6.7%(24/357例患者)。
梅奥诊所一项研究包括了入组2期临床试验的174例RRMM患者,发现16例患者(9.2%)有EMD(3例患者[1.7%]在诊断时,13例患者[7.5%]在治疗中)。
常见发病部位
浆细胞瘤几乎可见于身体任何组织的任何区域。近期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对226例浆细胞瘤MM患者进行分析,包括176例EMD,最常见的EMD发病部位为皮肤/肌肉(24%)、胸膜(12%)、淋巴结(10%)、肝脏(9%)和CNS(6%)。MM诊断和复发时的EMD似乎可累及不同部位,皮肤是NDMM中最常累及的组织,而在RRMM中,受累部位包括肝脏、肾脏、淋巴结、CNS、乳腺、胸膜和心包等
预后
一项针对适合移植MM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对比了诊断时患有EMD(n= 17)、骨相关浆细胞瘤(n= 22)和无浆细胞瘤受累(n= 141)患者的生存结局,发现诊断时存在骨相关浆细胞瘤的患者的5年OS率为63%,存在EMD的患者为63%,而无浆细胞瘤的患者为80%(p = 0.02)。骨相关浆细胞瘤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47%,EMD患者为35%,无浆细胞瘤的MM患者为54%(p = 0.15)。
Moreau等人发现诊断时无EMD是PFS(p < 0.001)和OS(p = 0.004)较长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变量分析中PFS和OS的风险比(HR)分别为3.394(95%CI 2.055-5.606)和3.894(95%CI 1.540-9.851)。
一项研究评估了标危MM患者(n= 51) 临床结局较差的预测因素,单变量分析发现EMD与显著较短的OS相关(HR 3.05;95%CI 0.57-16.29;p = 0.02)。
治疗结局
NDMM患者中的EMD
NDMM伴EMD患者治疗结局的现有数据总结见表3。
NDMM患者(n= 2332)中进行的8项含IMiD或PI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中,包括267例软组织浆细胞瘤(骨骼旁n= 243;EMD n= 12;未分类n= 12),结果EMD和无浆细胞瘤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26.1个月和25.2个月,中位OS分别为70.1个月和79.9个月。
Batsukh等回顾性评估了64例软组织浆细胞瘤NDMM患者接受含新型药物各种方案治疗的结局,发现骨相关浆细胞瘤和EMD患者的中位PFS相似(约16个月),而EMD的中位OS显著更短(27.8 vs 54.2个月,p = 0.033)(主要是由于首次复发后PFS更短)。
Beksac等对226例浆细胞瘤受累MM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其中176例为EMD(MM初诊时n= 92,复发时n= 84),50例为骨旁浆细胞瘤(MM初诊时n= 38,复发时n= 12),患者在浆细胞瘤诊断后接受了中位两线治疗和自体SCT(44%);结果诊断时EMD的PFS和OS分别为38.9个月和46.5个月,骨旁浆细胞瘤的PFS和OS分别为51.7个月(p = 0.034)和未达到(p = 0.002)。
Gagelmann等分析了488例接受SCT的伴软组织浆细胞瘤NDMM(骨旁,n= 374;EMD,n= 87;同时,n= 27)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数据。41%的患者为细胞遗传学高危,且EMD患者频率更高。如果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单次自体SCT后的结局显著恶化,而串联自体移植可抵消不良预后。
一项研究对3744例NDMM患者分析后发现,在单部位浆细胞瘤(任何部位)和无浆细胞瘤患者之间,一线自体SCT后的3年PFS没有差异。然而与无浆细胞瘤相比,单部位EMD受累与3年OS较差相关,当多部位器官受累时OS会进一步恶化。
RRMM患者中的EMD
RRMM伴EMD患者治疗结局的现有数据总结见表4。
在一项127例血源性髓外复发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EMD的首次治疗包括PI(50%)、IMiD(39%)、单抗(10%)和化疗(53%),所有治疗组的ORR(≥PR)为57%,IMiD组的ORR高于PI组(HR 2.2,95%CI 1.02-4.7;p = 0.04)。
一项单中心分析中,24例复发EMD患者中有22例接受了新型药物治疗,但预后仍极差(中位PFS为2个月,中位OS为7个月)。
Beksac等在一项国际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复发时患有EMD的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9.1个月和11.4个月,且CR率显著低于骨相关浆细胞瘤患者 (9% vs 54.4%,p = 0.001)。
Short等研究了一项泊马度胺+低剂量地塞米松的2期临床试验中174例连续RRMM患者的详细病历,其中16例患者患有EMD,与非EMD患者相比,这些患者从入组开始的OS显著更差(中位16个月vs未达到;p = 0.002)。
Zhou等回顾性评估了45例RRMM伴浆细胞瘤患者的含卡非佐米治疗,文章未单独报告骨相关浆细胞瘤和EMD的PFS和OS,但与骨旁病变相比,非骨相邻EMD与PFS(p= 0.004)和OS(p= 0.04)显著缩短相关。
一项303例MM患者的研究包括28例EMD复发,发现既往硼替佐米治疗与EMD复发风险降低相关(p = 0.041),且EMD复发组MM诊断后的中位OS显著短于非EMD组(38个月vs 59个月;p = 0.006)。
Rasche等回顾性分析了18例晚期MM患者(11例EMD)的综合化疗方案Dexa-BEAM,结果超过一半(6/11)的患者对Dexa-BEAM达ORR(≥PR),随后auto或allo SCT的大剂量巩固策略则进一步改善了2/3的EMD患者(4/6)的缓解深度,其中3例患者持续缓解。
一项2期研究(HORIZON)在强化预治疗RRMM患者中评估了melflufen(联合地塞米松),包含浆细胞瘤患者的亚组分析。该研究共入组157例患者,包括55例浆细胞瘤患者(骨相关n= 28;EMD n= 27);结果无浆细胞瘤组的ORR为32%,骨相关浆细胞瘤组为25%,EMD组为22%。
一项涉及57例患者(17例EMD患者)的单中心研究中评估了CAR-T疗法LCAR-B38M,中位随访25.1个月,EMD组的中位PFS为8.1个月,无EMD组为25个月(p < 0.001);EMD组的中位OS为13.9个月,无EMD组未达到 (p = 0.0019)。其他CAR-T研究也报告了软组织浆细胞瘤患者的缓解,但未报告EMD患者的数据。最近一项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的1b/2期研究纳入13例EMD患者,EMD亚组的缓解率与总体研究人群相似(ORR 94.7%)。
Haobin Deng等最近报道了人源化抗BCMA CAR-T治疗7例EMD患者与13例无EMD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发现EMD患者中CRS和ICANS较高,可能与该类患者肿瘤负荷较高有关;虽然两组的缓解率相似,但EMD患者的1年PFS和OS率显著缩短。抗BCMA CAR-T治疗EMD的长期疗效并不理想,Baiyan Wang等也强调了对这一点的担忧。
CNS受累
CNS软组织受累患者的治疗结局数据总结见表5。
在一项大型(N= 172)、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中,CNS受累后的总体中位OS为6.7个月,其中未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2个月,接受CNS治疗的中位OS为8个月。
一项16例患者接受不同全身治疗、鞘内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的研究,则证实软脑膜受累患者的结局不佳(中位OS仅有82天)。
Paludo等对比了有CNS受累的MM患者(n= 29)与无CNS受累的对照患者,发现CNS-MM组从MM诊断开始的OS短于对照组(中位40个月vs 93个月),从检测到CNS受累开始的OS仅有3.4个月;而在CNS受累后接受ASCT的患者(n= 7)中,从检测到CNS受累开始的中位OS为19个月。
Katoditrou等回顾性分析了希腊中心接受治疗的31例CNS-MM患者,与对照组(无CNS受累的MM)相比,接受CNS-MM治疗患者(n= 29)的PFS和OS均显著缩短,新型药物治疗也未未带来生存优势。
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阿肯色大学的CNS-MM患者(n= 35),治疗主要包括全身和/或鞘内化疗,中位OS为4个月。
一项加拿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37例CNS-MM患者的中位OS仅为4.6个月,但其中9例患者的生存期较长(中位17.1个月),这些长期存活者接受了放疗、鞘内化疗和基于IMiD的方案治疗。
Lee等回顾性分析了17例CNS-MM患者, CNS受累后的中位OS为4个月,鞘内化疗患者的OS显著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20个月vs 2个月;p < 0.02)。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50例颅内受累的MM患者,其中CNS受累患者亚组(n=12)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
讨论
软组织浆细胞瘤是MM的一种侵袭性形式,可在MM诊断时或复发时发现。关于EMD的定义各有差异,作者认为真正的EMD应仅限于血行播散引起的浆细胞瘤,与骨结构无接触。EMD的常见部位可能因MM分期而异,诊断时EMD常见于皮肤;复发时,典型受累部位包括肝脏、肾脏、淋巴结、乳腺、胸膜和心包以及CNS。
文献中的EMD发生率差异很大,可能来自研究之间诊断方法的差异。NDMM患者中报告的发生率范围为0.5%-4.8%,而RRMM中发生率为3.4-14%。现有数据表明EMD的预后较差,且显著差于无EMD的MM;对于软组织浆细胞瘤患者,EMD患者的结局通常比骨旁受累患者差;CNS受累罕见,但预后甚至比其他部位的EMD更差,特别是有软脑膜受累时。
EMD治疗结局的现有数据几乎完全来自回顾性研究。部分疗法具有一定疗效,但与通常低于无髓外受累的MM患者。前瞻性研究的缺乏导致很难证明任何治疗方法的强烈建议是否合理,最近的专家共识审查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案供考虑:对于不适合移植患者的EMD一线治疗,建议在VMP或RVD基础上加用达雷妥尤单抗;在适合移植的患者中,建议将强化抗骨髓瘤/抗淋巴瘤方案(例如VTD/或VRD/PACE联合SCT)作为理论选择;复发时建议的治疗也基于淋巴瘤样方案,如PACE、DCEP或Dexa-BEAM,但缓解持续时间通常≤4个月。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新型药物联合治疗(例如含卡非佐米、塞利尼索或isatuximab)或新型/试验性药物(例如CAR-T、BiTE、melflufen))。对于CNS受累,一些含IMiD的全身治疗、鞘内和放疗的联合治疗似乎可带来最佳的治疗结局。
EMD患者应采用当前缓解标准,包括MRD评估。根据MM髓外受累的最新共识,首次通过PET/CT(考虑大小和代谢摄取)和/或MRI确定的EMD评估应在启动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此后由医生酌情决定。建议基线和随访评估应使用相同的影像学技术,以尽量减少技术间差异。根据最近提出的代谢CR定义标准,EMD的所有证据必须消失,并且免疫固定显示血清和尿液M蛋白消失;通过流式细胞术(FC)确定的MRD骨髓阴性不仅可以定义CR,还定义为MRD阴性(称为PET/CT和骨髓流式的髓外受累双阴性)。此外外周血液体活检和MRD评估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确保所有隔室(compartments)中的疾病根除。
参考文献
Joan Bladé,et al.Extramedullary disease in multiple myelom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Blood Cancer J . 2022 Mar 21;12(3):45. doi: 10.1038/s41408-022-00643-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