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为新生命护航
3月25日,在我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一对胎龄28周零6天、体重最低900克的双胞胎宝宝,病情逐渐好转、稳定,体重逐渐增长,兄弟俩顺利出院。
双胞胎弟弟出院当天,爸爸妈妈把小哥哥也一起带了过来,看着面色红润的两兄弟,爸爸妈妈顿时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特地送来了两面锦旗表示感谢,并对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专业热情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赞许,欢声笑语充满病区。
双胞胎宝宝父母亲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
从需要呼吸机呼吸支持,逐渐过渡到普通吸氧,再到停氧;从一口奶都不会吃,逐渐过渡到能够自己吃奶,最后到拔胃管完全经口喂养;从巴掌大的两个小可爱逐渐长成了肉嘟嘟的小帅哥。经过近两个月的积极抢救治疗,医患充分信任,双胞胎兄弟俩不负众望、茁壮成长。
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出生,经历了太多波折。1月26日凌晨,正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来宾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却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
在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下,一对胎龄仅28+4周,出生体重分别为1100克及900克的双胞胎兄弟降临到了人间。这对双胞胎兄弟在妈妈子宫里仅住了没到7个月,离预产期还有近3个月。因胎龄太小,宝宝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肺部发育极差,生后很快出现呻吟、紫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新生儿科院前急救团队立即与产科团队进行无缝对接,断脐后在T组合复苏器复苏后,立即在转运暖箱保暖及转运呼吸机呼吸支持下,通过院内绿色通道,顺利转送到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救治。
体重仅为900克的弟弟出生
入院后为开通生命通道,且便于更严密地监测病情,减少之后1周内对宝宝的操作刺激,科主任赵锦英副主任医师立即给9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弟弟进行了脐动静脉置管术,护理团队给1100克的哥哥进行了PICC置管术。但因胎龄太小,体重极低,兄弟俩都逃脱不了早产儿会出现的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除诊断“极早产儿、超低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外,先后还诊断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D缺乏病”等近二十种疾病。他们都需要放置在模拟母亲子宫环境的多功能高端暖箱中进行保暖、避免外界环境声光不良刺激。
新生儿科赵锦英主任给超低出生体重的弟弟进行脐动静脉置管术
两兄弟出生后因感染重,均使用了特殊使用级抗生素治疗,同时都需要呼吸机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咖啡因兴奋呼吸中枢、部分静脉营养支持、光疗退黄、输血纠正贫血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一系列治疗。住院过程中,新生儿科护理团队融入了保持中线位和集中操作尽量减少对宝宝的刺激、俯卧位通气、袋鼠式护理、口腔功能训练、家庭参与式照护等先进护理理念及技术,利于改善早产宝宝的预后,帮助早产宝宝尽快回归爸爸妈妈的怀抱。
爸爸妈妈给兄弟俩进行袋鼠式护理
虽弟弟与哥哥体重相差仅200g,但弟弟的病情却比哥哥严重,肺部发育情况更差,使用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的时间更长。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兄弟俩克服了重重困难,连闯生死关,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哥哥于3月8日顺利脱氧,弟弟于3月19日顺利脱氧。
这对极早产双胎儿的救治,牵动着所有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心,同时也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在大年初三万家团圆的日子里,陈义夫院长带领医务部部长亲自到病房关心了解患儿的救治情况,并指出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救治患儿。同时嘱咐医务人员要牢记健康使命,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院长陈义夫(右二)于大年初三到病房看望双胞胎宝宝
风险与希望并存,这是发生在我院的又一个医患充分信任、密切配合取得圆满结局的故事!
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是来宾市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来宾市新生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医院的重点学科,五大中心之一。病区是无陪护全封闭恒温管理、层流洁净病房。开放床位30张,分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普通病区、感染隔离区、蓝光治疗区等,开设新生儿专科门诊。现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22人。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开展新生儿院前急救、急诊转运、呼吸机治疗、光疗、同步动静脉换血疗法、心电定位PICC置管术、脐静脉置管术、通过细导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LISA技术)、亚低温脑保护治疗、一氧化氮吸入疗法、脑功能监测技术等新生儿核心技术,配有高端暖箱、脑功能监测仪、高级进口呼吸机、一氧化氮治疗仪、医用控温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新生儿科常规开展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黄疸、肺透眀膜病、早产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呼吸循环衰竭、新生儿先天畸形和新生儿外科疾病等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尤其是在急诊转运、使用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治疗严重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通过细导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LISA技术)治疗肺透明膜病、精细化管理救治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来宾市处于领先地位。
科研项目:承担市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区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科室人员发表在省级和核心期刊上论文30余篇。
科室荣誉:巾帼文明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先进设备:拥有急诊转运系统、高端暖箱、医用控温仪、高频呼吸机、一氧化氮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01
学科带头人简介
赵锦英
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研究生学历,曾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率先在来宾市开展脐静脉置管术、高频振荡通气、一氧化氮吸入疗法等新生儿核心关键技术,擅长对危重新生儿呼吸管理、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精细化管理,擅长通过细导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LISA技术)、新生儿复苏、脑功能监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等新生儿各项核心技术,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市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02
科室骨干
张妮
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广西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广西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成员,来宾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来宾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曾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擅长危重新生儿呼吸管理、早产儿管理等,掌握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PS替代治疗、换血疗法、机械通气治疗、亚低温治疗、NO吸入治疗等技术。参与3项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医学论文数篇。
03
科室骨干
蒙淑芳
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来宾市医学会儿科学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曾到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儿科进修学习1年和湖南厢雅医院进修学习6个月。擅长对危重新生儿呼吸管理、早产儿管理等,掌握新生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PS替代治疗、换血机械通气治疗、脐静脉置管术等新技术。参与3项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医学论文数篇。主攻方向:新生儿遗传性疾病、新生儿肿瘤。
徐积嫦 (新生儿科)
编发/宣传统战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