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上海一护士身亡,有些问题我想不明白

2022-04-08 17:17

原因大家都知道,近期疫情局部反弹。大量的医务人员都在忙于防疫抗疫,同时或许某些医院还考虑到院内感染的情况。这是出于防疫抗疫的需求,也是必须要做出的措施。


清晨,天蒙蒙亮。

我在朋友圈中看见了一条消息,一条让人震惊且迷惑的消息。

在上海,有一个护士因为哮喘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了。

说实话,看见这条消息时,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无数片段和疑问。


我首先怀疑这条消息是否属实,毕竟这是发生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何况死者还是一名护士。

上海的医疗条件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有很多大型医院,有很多二级医院,也有很多硬件、软件都不错的社区医院。

死者是一名护士,出于这种身份,最起码在自己就职的医院里看病,应该不会有什么阻拦或障碍的,一是因为他不可能不查核酸,二是因为大家人头都熟。

除非这名护士自己在家里耽误太久时间,否则只要来到医院,应该会得到及时救治。

然而,我错了。

看完朋友圈后,我又上网查询了最新信息,发现这条消息属实。

我又想到,自己曾经抢救过的那些哮喘发作的患者,尤其是重症哮喘患者。那些即使不用听诊器也能听见哮鸣音的患者,那些已经严重到寂静肺的患者,那些因为哮喘发作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的患者,那些重症哮喘面色乌紫,氧合难以维持必须要第一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

说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这样的重症哮喘患者,基本上都是被憋死的,都是窒息死亡的。

而这种窒息状态,会让人产生极度的恐慌和不安,会让人坐立不安。

或许,在大家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因为哮喘而死亡的病人,毕竟这个季节正是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的时候。

但是,在我看来,那不仅是一条信息,不仅是一条人命,更是一段活活的片段,是一段动态视频。

我遇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人,曾将无数重症哮喘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也曾看见无数重症哮喘患者撒手人寰。

重症哮喘虽然是一种可以致命的严重疾病,但却并不是棘手的疑难杂症,现代医学在抢救重症哮喘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没有在家中或途中耽误太久,只要不是同时合并其它基础病,基本上都是可以留住一条性命的。

然而,悲剧却发生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原来是这位哮喘发作的护士,虽然在发病后赶往了医院,但是居家地周围的医院都诊了,自己供职的单位同样停诊了,最后才舍近求远去了另外一家医院,但却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医院为什么停诊?

原因大家都知道,近期疫情局部反弹。大量的医务人员都在忙于防疫抗疫,同时或许某些医院还考虑到院内感染的情况。

这是出于防疫抗疫的需求,也是必须要做出的措施。

我不是指责医院停诊的做法不对,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就连急诊抢救室也停诊了?

门诊可以停诊,病房可以停诊,择期手术可以暂停,就连急诊室也可以停诊,但急诊抢救室真的能够停诊吗?

急诊抢救室不仅不能停诊,而且还应该设置急诊隔离抢救室,发热门诊也应该设置抢救单元。

择期手术可以不错,甚至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可以暂时缓一缓,但对于那些危急重症来说,一秒钟也不能等。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病人病情平稳,可以暂时不看。但如果患者性命危在旦夕,又该怎么办?

如果病人有核酸报告单,就应该送进急诊抢救室抢救。

如果病人没有核酸报告单,就应该送进急诊隔离抢救室抢救。

如果病人发热且没有核酸报告单,就应该在发热门诊就地抢救。

无论是哪种情况,无论病人是谁,救命是第一原则。


而对于这位不幸去世的护士来说,因为工作原因,他必定每日都检查着核酸,他也必定近期内没有离开过上海。

他应该被送进急诊抢救室,即使门急诊全部停诊了,作为一个手续齐全的本院职工,也应该得到便宜措施的处置。

或许,这中间存在一些我们这些非“上海人”不能明白的环节,但一个哮喘发作的护士却倒在了自家医院门口,总归是一件痛心且迷惑的事情。

通过这个悲剧,有两点是多巴胺要提醒大家的:

1、当下这个季节,正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不要着凉,不要吸入刺激性气体,避免过敏原。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防疫抗疫,就医不同往日那样方便。

2、我们在防疫抗疫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突发情况,要考虑到那些危在旦夕的患者该如何处置。什么都可以暂停,急诊抢救室不能停。因为有需要的绝不止是这一个护士。

以上只是多巴胺个人的见解。

祝国泰民安,人间无恙。愿大家平安,健康如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哮喘,患者,停诊,医院,抢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