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检验人如何破解“牛奶血”的检验困境
大家都知道牛奶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富含有丰富的钙质,并且钙磷比例合适吸收率会比较高,适当的喝牛奶在预防骨质疏松、腰腿痛和腰膝酸软方面的好处非常明显。
但是身体中的“牛奶血”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牛奶血”一般指乳糜血,简单来说,乳糜血就是“泛着浮油的血”或称为“脂血”,血浆呈乳白色或混浊状。造成“牛奶血”、“乳糜血”的罪魁祸首是疾病导致血脂过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工作压力过大、长期静坐、精神紧张、焦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动、长期熬夜等)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酗酒、吸烟等)都会引起高脂血症患病的几率上升。
饮食营养不平衡如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再加上吸烟、喝酒等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血液粘稠、血脂高;工作忙碌,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而且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或者加重高脂血症的发展。
检验分析
一住院患者,男,29岁,临床行血常规检查,WBC:14.68*109/L ↑,HGB:198g/L ↑,MCH:37.10pg ↑,MCHC:449.00g/L ↑。
结果分析:HB、MCH、MCHC异常增高,且RBC与HB不成比例,HCT、MCV正常。
接着,我们查看生化项目的结果,发现该患者的TG:28.38mmol/L ↑,CHOL:5.55mmol/L ↑,AMY高达821.8U/L。
看到血常规及生化组结果如此异常,我怀疑是脂血影响了检验结果,为了解开我的疑惑,我及时去查看了标本状态,果然三管标本均为脂血状态。
为了纠正HB、MCH、MCHC结果我们采用了血浆置换方法。
1.将刚刚离心(1500转,5分钟),记录吸出脂血血浆量,再加入等量生理盐水,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2.将血常规管上机检测。
经过2次血浆置换后,血常规检测结果更接近受检者真实值,提高了血常规的准确性。
结果如下图:
可见HGB:146g/L、MCH:29.50pg、MCHC:350.00g/L,与之前的结果相对比正常了许多。
缺点:血浆置换法处理脂血标本,显得比较繁琐、耗时、费力,如果是单独个人值班遇到,基本上处理时间会更长,也可能会出现标本溶血的情况。
优点: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加接近患者实际水平,结果更加准确。
我们查找了病人病历资料,发现患者很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具体资料如下:
病例资料
主诉:中上腹部疼痛5小时。
现病史:患者自诉前两天暴饮暴食后,于今日早上6时开始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绞榨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腹泻等不适,休息后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某科。入院时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尚可,痛苦面容,中上腹部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麦氏点无压痛,墨菲征阴性,肝肾区无扣痛。舌红,苔薄黄,脉弦。
既往史:患者3年前曾患有“胰腺炎病史”,有“糖尿病”病史3年余,未规律服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案例总结:病例资料有提示胰腺炎发生的可能,可能是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水肿、出血及坏死。
科普小天地
什么是高脂血症?
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如果血脂过多,就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黏度增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膜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医学上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从而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液流通不畅。如果重要器官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通常严重的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脑出血、脑卒中等,甚至威胁生命。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避免出现“牛奶血”?
答:预防高脂血症,1、控制饮食上总热量的摄取,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提倡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吃植物油,避免高脂肪食物。2、在生活中多运动,避免肥胖,肥胖容易引起高脂血症。3、茶叶中含有儿茶酸,具有增强血管弹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硬化。适量的饮茶可以消除油腻的饮食有助于减肥。
END
文章来源:西安锦新生物,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