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近日,桂林灵川的韦女士为治腰痛自泡药酒,还将外敷的药酒进行内服,导致中毒,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 韦女士今年64岁,多年来一直饱受腰椎间盘脱出的痛苦。不久前,她从熟人处拿到一副治疗腰痛的中药方,就买了一些中药泡药酒。 3月21日中午,韦女士的腰突然疼得很厉害,她认为内服外敷药酒,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就索性喝了一杯。几分钟后,韦女士感觉嘴巴、舌头发麻,还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 家人见状,赶紧把她送到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韦女士被诊断为乌头碱药物中毒。 3月24日,经过解毒、对症处理后,韦女士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病情趋于稳定,但还需进行康复治疗。
据该院中毒救治中心主任喻晓东介绍,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很多中药配方都会使用。生草乌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俗称“见血封喉”,具有很强的毒性。其中酯性乌头碱毒性最大,对心血管、神经、泌尿系统会造成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休克、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5毫克的乌头碱就能使人死亡。虽然乌头碱的确有止痛、治疗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但私自用含乌头碱的药材泡酒,尤其是生的草乌、川乌,风险很大。 中国药典中将草乌、川乌列为有剧烈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它们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成分,在用作治疗用途时,有着严格的使用标准。 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中毒案例发生,药酒成毒酒,这不是个案,事实上,类似悲剧还有......
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同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疾控专家紧急预警: 1 中药材种类繁多,难以辨别,应谨慎使用中药材泡制酒。 乌头碱类植物中药材包括草乌、川乌、附子等,因含乌头碱具有剧烈毒性,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少量服用即可中毒、致死。 2 不应随意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药性的情况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药酒食用。 确因病情需要使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碱类中药材,应到医疗机构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3 不购买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酒。 4 食品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不得非法使用中药材泡制酒,不得销售无合法来源的泡制酒。 5 在饮用泡制酒后,如出现恶心、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的,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就医。
THE END-
来源:南国早报、湖南疾控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