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普|TCT 和 HPV 取样部位怎么选?这篇文章
目前,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3种,即细胞学检查[包括传统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LBC)]、高危型HPV检测、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如今在细胞取样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就子宫颈细胞学取样方面的时机、部位、技巧、注意事项等与同仁分享,旨在规范细胞学取样,提高子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筛查效果。
1.取样时机?
① 月经干净 3~4 天之内,最佳时间为月经后半周期,因为此时子宫内膜细胞脱落少,对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干扰少。
② 严重子宫颈阴道炎症时,不能取样,需抗炎治疗。
③ 月经期不能取样,妊娠期取样需谨慎。
④ 短期内不能重复取样,至少 2 个月后再次取样。
2.找对取样部位有哪些技巧?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样本在哪里取?如何取?先来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子宫颈上皮有两种:
子宫颈表面的复层鳞状上皮,呈粉红色,平坦、光滑;
子宫颈管的单层高柱状上皮,呈红色,表面不平。
两种上皮交接处为鳞柱交界(SCJ)。鳞柱交界受多种因素如年龄、激素水平、孕产次、阴道酸碱度等的影响,其位置不固定。
青春期、生育期鳞柱交界外移至子宫颈口外的子宫颈阴道部或远离子宫颈口。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鳞柱交界渐移至子宫颈管内。
原始的鳞柱交界处和新的鳞柱交界处之间的整个区域称为转化区,其外缘是原始SCJ,内缘是新SCJ,组织学称之为移行带。几乎所有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都发生在TZ内。
转化区是细胞学取样的靶点,最好在接近新鳞柱交界处取样,兼顾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管和可疑部位。
临床上,当遇到子宫颈口小、子宫颈移位(尤其是年轻女性剖宫产术后)、绝经后子宫颈萎缩或治疗后子宫颈变形,无法看见转化区时,可用子宫颈钳钳夹子宫颈或在三合诊指引下找到子宫颈位置,用探针或细棉棒探查子宫颈口,再用颈管刷取样,也可用 HPV 取样器深入子宫颈口取样。
3.取样方法有什么讲究?
❶ 子宫颈刷是最讲究使用技巧的。首先要将棉签把覆盖在子宫颈外口的粘液拭去,如遇月经中期,子宫颈口黏液栓难以去除时,可用卵圆钳钳去,切勿用力擦拭,以免损伤上皮致出血。
把子宫颈刷中间较长的刷毛伸到子宫颈管里顺时针旋转 5 圈,然后将子宫颈刷在保存液中涮洗至少 10s,抵住瓶底,用力按压,然后再涮洗 10s。
对于旧性裂伤严重或子宫颈肥大、外翻、重度「糜烂」样改变时,除了刷取中心区域的样本外,还要刷取外翻的边缘部位,即代表鳞柱交界部的从红色到粉色的过渡区。用取样刷在裂伤的边缘或「糜烂」面外围的转化区取样,轻轻扫过再取贴近子宫颈管口或「糜烂」面的细胞。
❷ 当使用细胞刷或 HPV 取样刷时,为了减少出血,只旋转细胞刷或取样刷 1/4 圈(90 度)到半圈(180 度)比较合适。为了尽可能多采集标本,可以与刮板联合使用。
把刮板直接放在子宫颈上旋转至少 1 周,在保存液里快速涮动至少 10s,然后再使用细胞刷或 HPV 取样刷采集子宫颈管内的细胞。
现在有一种采样设备 Cytobrush + Ayre,即刮板和细胞刷的组合,Marcelo Simonsen 等人对这种装置的采样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表于 2016 年 10 月的 PLOS ONE。
他们发现 Cytobrush + Ayres 这种细胞刷+刮板的组合方式可以有效采集宫颈管内的细胞样本。
❸ 临床上遇到阴道排液多、子宫颈管粗大、可疑腺癌时,应注重子宫颈管取样,将细胞刷伸入子宫颈管内采样。
对于提高宫颈管细胞送检量还有个独特的小技巧:将 HPV 采样刷头深入宫颈管,旋转 1 圈,然后将刷头取出,在有保存液的小瓶子里涮洗。刷头上仍有分泌物时,取一张擦手纸(必须是擦手纸,其他任何一种都不行),对刷头进行擦拭直到将所有的分泌物擦净,最后将沾有分泌物的纸张撕下,一起放入小瓶中送检。
4.取样的注意事项?
①取样前24h内禁止性生活,至少48h内不能阴道冲洗、用药等;
②窥阴器置入阴道时不能用润滑剂;
③取样部位准确,方能取到有诊断意义的细胞(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
④取样时用力适中,须避免出血,如出血较多应停止,可用干棉球(或棉棒)压迫止血后再取;
⑤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注重子宫颈管取样;
⑥子宫颈外生性或结节状溃疡肿瘤时,避免在感染或坏死区取样,否则约有50%的假阴性;
⑦详细填写申请单,提供有关临床信息;
⑧如临床表现与细胞学检查结果不一致时,应及时与细胞学检查医师沟通,尤其是可疑子宫颈高级别病变或子宫颈癌时,以防漏诊。
参考文献:章文华,如何提高子宫颈细胞学取样的质量[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3):211-212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