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都市诊所适老化情况调查报告》
近日小豆健康市场团队《2021年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及诊所适老化情况调查报告》正式发布,内容全文如下。
一、为什么要适老化?
1.国家、地方政策
在转型中,首先重点了解国家对于基层医疗发展的最新适老化政策,比如中央多次发布全方面加快推动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文件,特别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关于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目标任务,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友善老年就医环境。各地方政府近些年也纷纷发布了许多基层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文件,特别是2021年7月5日,四川省卫健委官网公布的《四川省便利老年人就医实施方案》,把方案实施到了细处。
2.市场需要、人口老龄化
根据国家人口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从2000年开始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3.5%,在我国,每年有30%的65岁以上老人会摔倒,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原因的第四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居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还会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会导致大量残疾,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2033年我国将成为超级老龄大国,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是我们老人高频出入场所,所以打造保护老年人群的就医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
所以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了解基层医疗现状以及适老化改造情况,探寻成都市适老化改造标杆,传播健康生活家理念,进一步探讨适老化改造标准,从而促进基层医疗的高质量发展。
二、成都市诊所基本情况
经过小豆健康实地的调查分析和多日的数据统计分析,成都市基层诊所具有以下特征:
1.诊所基本规模较小、经营较差
在走访的51家诊所中,中医类的有23家,综合性诊所有28家,数量基本持平。总体来说面积都比较小,诊所面积大多在200㎡以下,数量为44家,且中医类和综合类数量相近,面积集中在50-100㎡的诊所,占比超过了60%,面积在200㎡以上的中医类诊所较多,达到9家,综合性诊所只有3家。
探店诊所分类数据
调查诊所面积统计数据
调查诊所面积统计数据
所探诊所中,医护配备人数主要为1-4人,占70%以上,特别是医护人员为1、2、3人的诊所都达到了 10家,符合基层诊所的基本现状:诊所老板身兼数职,既要经营管理又要接诊看病。
诊所医护人数调查数据表
在走访的51家诊所中,诊所的空间环境大都比较干净明亮,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设计和布局,所以诊所都比较杂乱,给人观感较差。还有诊所受疫情等原因的影响,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面临着患者流失、收入锐减等问题。 在跟诊所经营人员交流中得知,无论是大型诊所还是小型诊所,出于安于现状或者是成本风险的原因,他们对于诊所改造升级的意愿并不大。无人帮助,主动性不强,这就是基层诊所郁结所在。
2.大部分诊所未做适老化改造
在走访51家代表性诊所后,大部分的诊所都没有做适老化改造,更重要的是,在询问他们原因时,诊所经营者基本上都没有适老化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明白适老化是什么。
大部分诊所的适老化环境很差,主要表现在:入口高台阶、无轮椅通道、无提示标语、无走廊扶手、无病房适老化、无地面防滑以及卫生间适老化改造,还有电子化就医对老年人不友善。
由以上可以知道成都基层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和优化空间很大,但由于众多条件(适老化意识、资金等)限制,所以难度也非常大。
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图
根据走访数据分析,基层医疗适老化的欠缺,表现在六大方面
①灯光、入口适老化
在基础适老化改造中,越常规的项目越容易满足。地面硬化、及灯光明亮,90%以上的诊所都满足适老化的条件,但是座椅无扶手占了65%,入口适老化无轮椅通道的占了92%,无防撞、防滑等标识的诊所更是达到了98%。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所的地面硬化和灯光明亮之所以达标纯属巧合,地面大多是瓷砖并不防滑,灯光明亮但刺眼,所以这并不是诊所专门针对老年人而进行的改造,而只是为了美化诊所环境,所以,大部分诊所针对性基础适老化做得并不好。
*以下为数据呈现
地面适老化
座椅适老化
标识适老化
入口适老化
灯光适老化
②病房适老化
在走访的51家基层诊所中,都配有简易的病床。配备病房的诊所,病房无适老化改造的共43家,带床边扶手、提示板、轮椅、平板的有1家,带床边扶手、手杖、轮椅、平板,时钟、提示板的也只有1家,有时钟、提示版等标识诊所的共6家。
诊所病房实拍图1
诊所病房实拍图2
诊所基本上都以非常简单的床板为主,没有任何适老化改造,个别有床位扶手、轮椅等设施,这对老年人非常不友好,特别是老人上下床没有呼叫按钮和倚靠支撑,极易发生跌倒危险引发医疗事故。如2009年6月一老人因夜间起夜导致摔倒,再加上没有紧急呼叫设备,医护无法立即到场,所以老人二次受伤医院承担了40%的责任。
病房适老化调查数据表
③卫生间适老化
在这51家诊所中,卫生间适老化方面也很不乐观,基本地面都非常的湿滑,未做任何适老化(马桶、扶手、防滑地胶)的达59%,拥有感应式/拨杆水龙头的只有29%,有马桶的只是只有1-2家诊所。卫生间成为了基层医疗适老化欠缺的典型。
卫生间情况实拍图1
卫生间情况实拍图2
诊所厕所实拍图
众所周知,地面潮湿,面积狭小的卫生间是老年人摔倒高发场地,而大部分的诊所没有配备扶手和马桶,所以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卫生间极易发生事故!法律规定,诊所卫生间存在地面湿滑的情况,造成了患者损伤,那么诊所在患者损伤的过程中是存在过错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卫生间适老化调查数据
④门适老化
在门适老化方面,未做任何适老化改造的诊所共36家,有推拉门的有4家,移除门栏的有4家,有轮椅通道、移除门栏的只有1家,拓宽通道的有2家,有下压式门把手的共4家。
诊所入口实拍图1
诊所入口实拍图2
诊所入口实拍图3
诊所内景实拍图
门口没有做适老化改造的诊所,尤其拥有高台阶的诊所,顾客主要是中青年,老年人比较少。
诊所大门是患者的第一印象,因为老年群体的行动很不便,常常受限于高阶梯,入门没有做适老化的诊所,会劝退大部分老年人。
门的对比数据
门的迁老化调查数据
⑤服务适老化
服务适老化方面,98%的诊所都可全程人工,只有50%左右的诊所,医生护士态度比较友善。老年人群与社会脱轨已久,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较差,需要诊所医护的耐心服务,但是,近半的诊所的服务态度并不是很好,对老年人不太耐烦,对老年人态度好的诊所更容易赢得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客流量也更大。
服务适老化调查数据
⑥电子适老化
走访这51家诊所后发现,大部分诊所无线上服务系统,21%-25%使用ABC系统,疫情爆发以来,许多医疗机构限流,许多老年人只能只身前往看病,不懂电子诊疗的他们只能用传统模式看病,一个人排队挂号、看诊、购药,费时费力,没有电子化系统或者电子化不适老,这对老年人极度不友好,容易流失老年患者。
电子适老化调查数据
三、适老化较好与不足
在多方探访的的51家诊所中,一般环境差、无适老化改造的诊所经营状况都比较差,一般适老化做得比较好、适老化改造到位的诊所,降低了老年人的医疗风险,更能吸引老年人,提升诊所客流量,所以经营情况都比较良好,反之适老化做得不好的诊所则丧失了巨大的老年市场。
门口有无适老化对比
卫生间有无适老化对比
根据多方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诊所适老化都不过关。但是适老化做的比较好的诊所,一般都不是大众化典型诊所,都是连锁,且比较高端。
某连锁诊所做了一定的适老化设计,入口拓宽,安装了推拉门,没有门槛,方便轮椅进入;地面做了防滑处理,不容易摔倒;在等待区,沙发和椅子均配备了扶手;在诊所各转角尖锐处也做了包圆处理,走廊也是安装了扶手方便老年人通过;在看诊室,配备了圆形座椅,给老年人防护。
而且这里的医护服务态度非常好,对待老人尽心尽力,数字化医疗方面对老年人也比较友善,有专人协助,所以在这里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巨大,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人。
调查诊所实拍图
另一家高端诊所适老化做的较好体现在:整体的设计非常高大上,现代科技风,所以灯光非常明亮、并将房门、通道拓宽,同样的配有圆角桌子、扶手椅子,全程人工服务的态度极好、还会指导用户使用线上预约系统。
特别是在卫生间适老化改造上,不仅安装了高低马桶,还处处都是扶手,方便老年人撑力,地面时刻保持干燥并做刷了防滑地胶。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入口并不适老,阶梯比较多也比较陡峭,轮椅也不便通行,因此比较少看到老年人。所以诊所一定要优先考虑诊所门口的平整适老化改造,不然这会让老年人群产生误解,流失患者。
接待区
接待区
四、适老化五大改造方向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基层医疗环境基本上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适老化改造,根据多年的行业设计经验,加以各个诊所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考量,可归纳为5大方面。
1.门、通道适老化
这是最基础的改造,对诊所的影响也比较小。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停放处,下压式门把手、门槛移平处理、通道拓宽以及设置扶手。
2.卫生间适老化
配置坐便式马桶、垂直水平扶手、感应水龙、防滑垫等,卫生间湿滑易摔倒,这也是居家适老改造的要求,更是诊所适老化改造的要求。
3.病房适老化
完善病床改造,配备病床扶手、应急呼叫、感应灯等,能够减少二次跌倒伤害,让老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医护服务。
4.电子适老化
信息化时代,不要让老年群体成为信息孤岛,要推进线上挂号系统以及线上系统适老化升级。不能实现的,需安排专人指导服务。
5.适老化认知
这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一项,现在大部分人对适老化的认知度普遍不高,无适老化意识,而且众多小诊所不愿意花太多钱自行改造,所以做适老化改造首先要转变基层医疗从业人员的观念,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多时间,多方式,多维度的推广讲解,让众人意识到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总结
经过多天的实地调研走访,小豆健康发现成都市基层医疗适老化改造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不断增加,基层适老化改造滞后将会给医疗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另外,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小、薄、弱的缺点,适时改造的成本控制依然面临挑战。此外特别指出,基层医疗适老化关乎着民生福祉,作为基层医疗适老化改造从业者,制定适宜基层的适老化改造方案,并进一步引导各方推进基层医疗适老化改造,这对促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健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说明1:
A。本次探访的51家诊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创业型诊所为主,大部分注册资本100万以下,重点是注册资本5-50万的诊所,诊所只选取中医类、综合性二种类型。
B.统计参考评价标准:《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指南(2021图文版)》
备注:①由于没有基层医疗适老化改造国家统一标准,特参考居家适老化环境改造指南,②增加服务项,目的是完善适老化改造标准
说明2:
A.本报告仅针对统计到的医疗机构,为非完全统计结果,仅有相应借鉴价值。
B.若报告信息有误请联系作者更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