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世界睡眠日 哈医大一院徐晔教授谈疫情下睡不好时需克服焦虑恐惧抑郁情绪

2022-03-21 16:40   哈医大一院

关注睡眠,关注心理健康

目前,国内多地陆续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面对异常严峻的新冠疫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许多人都出现了睡不好,睡不着,甚至是焦虑恐惧抑郁的情绪。那么,在疫情期间会产生哪些心理问题?听听哈医大一院精神科徐晔教授谈谈如何面对睡不好,睡不着,甚至是焦虑恐惧抑郁的情绪。

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健康问题、居家隔离、社交距离等因素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困惑、愤怒,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的症状。徐晔教授指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1)睡眠障碍:很多人因为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个人生物钟发生变化,睡眠节律紊乱,导致睡眠质量变差。

(2)焦虑、疑病、恐慌:表现为对患病过分的担心,身体稍有不适就会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了病毒,因此可能带来一些行为的问题,比如过分的消毒和清洗。有一些人过度关注疫情的相关信息,加重了这种焦虑恐慌的情绪。

(3)抑郁情绪:一部人因为疫情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出现了情绪低落,甚至消极、悲观、绝望的情绪,体会不到乐趣,这些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针对上述心理问题,徐晔教授提醒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适:

(一)睡眠不好怎么办?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同一时间起床,避免边玩手机边睡眠,避免晚上不睡白天补觉。

2、合理的安排活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一小时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睡前不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选择听舒缓的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和肌肉放松练习。

3、活在当下。积极地投入到眼下的重要事情,哪怕是娱乐活动,也要全身心的投入,从中寻找乐趣,发现意义,看到力量与能量。

4、寻求医生帮助。如果睡眠持续不好,通过以上方法不能改善,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如何克服焦虑恐惧抑郁情绪

1、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信息,避免过分关心,可适当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不信谣言,在科学防护的基础上不必对外界的信息过分关注,应当将精力放在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2、保持社会联络,通过微信、电话、网络与熟悉的朋友保持畅通联系,借助亲朋好友的互动,看到生活的美好,转移对疫情信息的过多关注。

3、生活规律如常,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即使宅在家里或者在医院,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这有助于增强抵抗力。积极的投入当下做的事情,从中寻找乐趣,发现意义,看到力量与能量。

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拿不起,放不下,始终难以自我缓解,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关注睡眠,关注心理健康,哈医大一院精神科将与您共克时艰,一起静候春天的归来。

(谭秀丽 徐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睡眠,疫情,出现,关注,焦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