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T 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大剂量化疗联合ASCT仍然是标准治疗。适合移植患者常接受4-6个周期的诱导治疗,随后接受单次/串联ASCT,后续接受维持治疗。
ASCT 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大剂量化疗联合ASCT仍然是标准治疗。适合移植患者常接受4-6个周期的诱导治疗,随后接受单次/串联ASCT,后续接受维持治疗。虽然在MM领域,对维持治疗方案的研究与ASCT同样久远,但仅在过去十年才在随机试验中获得了支持其使用的权威证据。
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和伊沙佐米均在III期研究中显示作为ASCT后维持治疗的获益。虽然随机研究提供了支持其使用的证据,但关于临床可行性和结局的真实世界数据仍然很少。此外,早期和延迟ASCT的OS相当,延迟ASCT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缺乏前瞻性研究探索延迟ASCT后维持治疗的实用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ASCT后维持治疗的使用模式和结局,以及延迟ASCT后维持治疗的作用,梅奥诊所Shaji Kumar教授牵头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他们检索了梅奥诊所2530例接受首次ASCT的MM患者,发现大多数(77%患者)ASCT在诊断后12个月内接受移植(早期ASCT);39%的患者采用了维持治疗,最常见的维持治疗方案是IMiD(61%),其次是PI(31%)和PI + IMiD(4%);FISH高危患者接受含PI维持治疗的频率更高;维持较无维持治疗的PFS和OS更优。文章近日发表于EBMT官方期刊《Bone Marrow Transplant》。
研究结果
这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作者回顾了2000-2019年6月在梅奥诊所接受首次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2530例。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1岁,59%为男性,其他患者特征详见表1。
诊断至ASCT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1958例(77%)为早期ASCT。从诊断和ASCT开始计算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和6.7年。在末次数据截止时,63%在ASCT后复发,51%存活。从ASCT到进展的中位时间为2.3年,早期和延迟ASCT分别为2.7年和1.7年。整个患者队列从诊断开始计算的中位OS为8.1年,早期和延迟ASCT相似。
维持治疗的使用情况
总体而言,39%(992/2530)的患者接受了ASCT后维持治疗,其中88.5%(878/992)的患者仅接受了维持治疗,11.5%(114/992)接受了巩固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并且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早期和延迟ASCT患者均是如此(图1),2000年初,仅不足1%的患者接受ASCT后维持治疗,而2007年左右达到约10%,2007年后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加,从2010年的24%增加至2019年的近81%。
在1958例早期ASCT患者中,42%(818例)在ASCT后接受了维持治疗;36.5%(714例)仅接受维持治疗,5%(104例)接受巩固治疗随后维持治疗。在延迟ASCT的患者(572例)中,30.5%(174例)的患者接受了维持治疗;29%(164例)仅接受维持治疗,2%(10例)接受巩固治疗后维持治疗。
巩固和维持治疗方案
维持治疗前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n = 114)中,44%的巩固方案为VRD方案,其次是KRD(17%)。
接受维持治疗(n = 992)伴或不伴巩固治疗的患者中,61%为含IMiD的维持治疗,其次是31%含PI方案,4%的患者为IMiD联合PI,3%为含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仅7例患者(< 1%)接受其他药物/方案。
来那度胺是维持治疗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在早期ASCT且使用IMiD维持治疗组(n = 508)中,93%的患者为来那度胺单药,4%的患者为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约2%的患者为含沙利度胺方案(1%为沙利度胺,< 1%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2%使用泊马度胺作为维持治疗。在延迟ASCT且使用IMiD维持治疗组(n = 101)中,79%为来那度胺维持,4%为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
在早期ASCT后接受含PI维持治疗的患者中(n = 256),硼替佐米是最常用的PI,92%的患者接受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作为早期ASCT后的维持治疗,5%采用了卡非佐米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在接受PI维持治疗的延迟ASCT组中,84%为含硼替佐米方案, 7%为含卡非佐米维持治疗。此外少量患者使用了含伊沙佐米维持治疗:早期ASCT组为3%(7/256例患者),延迟ASCT组为9%(5/55例患者)。
总体而言,早期ASCT组31例患者接受了IMiD联合PI维持治疗,延迟ASCT组8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治疗;此外,早期ASCT组18例和延迟ASCT的8例患者采用了含单抗的治疗。
1070例患者有ISS数据,ISS I/II期和III期患者中分别有52%和56%使用维持治疗。在ISS I-II期患者中,多为含IMiD方案维持(64%),其次为含PI方案(29%),4%的患者采用了IMiD联合PI,2%的患者采用了含单抗方案。ISS III期患者也更常接受含IMiD维持治疗(54%),其次是含PI方案(38%)、IMiD联合PI(4%)和含单抗方案(3%)。
1213例患者有FISH数据,分别有68%的高危患者和47%的标危患者接受了维持治疗,而2010年后移植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高危和标危患者中接受维持治疗的比例均有所增高,分别为77%和57%。接受维持治疗的标危MM患者中,74%为含IMiD方案,20%为含PI方案,3%为含IMiD联合PI,2%为含单抗方案;在接受维持治疗的高危患者中,含PI维持(57%)方案更多,其次是含IMiD方案(33%)、IMiD联合PI(6%)和含单抗方案(3%)。
生存结局
从ASCT开始计算的中位PFS,整个患者队列中维持和无维持治疗分别为3.0和1.8年(p< 0.001),早期ASCT队列中则为3.1和2.1年(p< 0.001),延迟ASCT队列为2.4和1.4年(p = 0.0008)。
从ASCT开始计算的中位OS,整个患者队列中维持和无维持治疗分别为7.8和6.1年(p< 0.001),早期ASCT队列中则为8.8和7.0年(p< 0.001),延迟ASCT队列为5.2和4.4年(p = 0.04)。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分别为整个队列9.3和7.8年(p< 0.001)、早期9.3和7.6年(p< 0.001)、延迟9.7和6.9年(p= 0.03)。
在ISS I-II期患者中,维持治疗和无维持治疗的PFS分别为3.3年和2.5年(p< 0.01)。同样,在ISS III期患者中分别为2.6和1.5年(p= 0.1)。ISS I-II期患者中维持VS无维持治疗,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分别为11.0年和9.3年(p= 0.06),而从ASCT开始计算的OS分别为8.8年和8年 (p= 0.02)。ISS III期患者中维持VS无维持治疗,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为7.0年和6.3年(p= 0.3),而从ASCT开始计算的OS为6.4 vs.5.3年 (p= 0.2)。
对于FISH标危患者,维持和无维持治疗的PFS分别为3.6年和2.4年(p= 0.01)。FISH高危患者中,维持和无维持治疗的TTP分别为2.1年和0.8年(p< 0.001)。对于FISH标危患者,维持和无维持治疗,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分别为12.8和9.4年(p= 0.003);而对于FISH高危患者,维持和无维持治疗,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分别为6.5和4年(p< 0.001),从ASCT开始计算的OS也是维持治疗优于无维持(6.1年VS 3年,p < 0.001)。从ASCT开始计算的PFS和OS曲线分别见图2和图3。
作者在有FISH数据的患者中评估了不同维持治疗方案,对比了来那度胺、PI(硼替佐米、伊沙佐米或卡非佐米)或来那度胺+ PI的结局,结果发现在高危患者中,与来那度胺(2.2年)或PI(2.0年)单药相比,来那度胺联合PI可改善PFS(4.1年)(p= 0.03);而在标危患者中,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优于PI单药(3.9 vs. 2.1年),联合维持治疗的患者太少,无法评价。作者还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纳入因素包括使用维持治疗、早期/延迟移植、2007年之前/之后ASCT、FISH高危/标危和ISS III期和I/II期,发现除时间段(2007年之前/之后)外,所有因素均可独立预测PFS和OS(表2)。
维持治疗持续时间和停药原因
维持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9个月。对ASCT后存活超过2年的患者进行界标分析发现,从ASCT开始计算,维持治疗超过2年的PFS优于不足2年的患者(5.5年VS 3.6年,p< 0.0001)。维持治疗中止的原因主要是复发(40%)和毒性(10%)。
讨论
在梅奥诊所的临床实践中,61%的患者接受了含IMiD的维持治疗。尽管临床医生可能担心其毒性,但根据梅奥经验,相当大比例的患者能够维持治疗超过2年。本研究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57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治疗相关白血病,其中1例发生急性红白血病且化疗反应良好,另1例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但化疗效果不佳。但作者也承认,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完全随访,因此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
PI也是梅奥常用的维持方案。31%接受了含PI的维持治疗,其中硼替佐米是使用最多的PI。与之前发表的数据一致,本研究中肌酐超过2 mg/dL的高危患者使用含PI的维持治疗后,PFS改善至33个月,而未维持治疗为22个月。
本研究中,无维持治疗的PFS为22个月,而IMiD联合PI维持治疗可改善至34个月,OS则分别为93和115个月。总体而言,作者证实了PI联合IMiD用于维持治疗的结局良好。作者也认为,近期多个研究发现高危患者达到MRD阴性可带来明显获益,这表明高危患者的维持策略目标应为缓解深度,而非使用某特定类别的药物,例如ASCT前/后使用达雷妥尤单抗可提高PFS,包括维持治疗,虽然作为维持治疗仍需要长期随访。
高危因素方面,不管I/II还是III期,不管是从诊断还是从ASCT开始计算,维持治疗的PFS和OS均优于无维持治疗。
总之,使用耐受性更好的新药进行维持治疗,已经使维持治疗在全球的使用更频繁。梅奥诊所ASCT后的常用维持治疗方案是含来那度胺/IMiD的治疗方案,其次是含硼替佐米/PI的治疗方案;含IMiD的治疗方案主要用于标危患者,并改善了PFS和OS,基于PI + IMiD的治疗方案则常用于高危患者。基于梅奥诊所20多年来的经验,ASCT后维持治疗可改善骨髓瘤患者的PFS和OS,且与维持治疗少于2年患者相比,超过2年维持治疗的患者PFS有明显改善。最后,本研究中一个重要发现在于延迟ASCT后的维持治疗也有PFS和OS改善,并且从诊断开始计算的OS,延迟ASCT和早期ASCT比较接近甚至稍高。此外,尽管风险状态不同,但在所有患者中均观察到维持治疗后的PFS和OS改善。
参考文献
Dhauna Karam,et al.Impact of maintenance therapy post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ultiple myeloma in early and delayed transplant.Bone Marrow Transplant . 2022 Mar 16. doi: 10.1038/s41409-022-01631-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