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泽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三年随访结果公布

2022
03/20

+
分享
评论
聊聊血液
A-
A+

近日《BLOOD》杂志更新了该II期研究随访35.3个月的安全性和疗效的长期随访结果,以及缓解的持久性、泽布替尼的长期耐受性、无应答R/R MCL患者的分子学特征。

泽布替尼   套细胞淋巴瘤  

泽布替尼于2020年6月在中国获批,是基于一项注册II期研究,当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8.4个月,结果ORR为83.7%,其中CR 68.6%,PR 15.1%;最常见的不良事件(≥10%)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7.7%)、皮疹(32.6%)、白细胞减少(31.4%)、血小板减少(30.2%)和贫血(11.6%)。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2%)是感染性肺炎(8.1%)、出血(2.3%)和血小板减少(2.3%)。

近日《BLOOD》杂志更新了该II期研究随访35.3个月的安全性和疗效的长期随访结果,以及缓解的持久性、泽布替尼的长期耐受性、无应答R/R MCL患者的分子学特征。

99021647748898695   6311647748898847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I期研究(NCT03206970)。研究还进行了突变分析。

36461647748898936

6311647748898847   研究结果

患者

共纳入中国13家中心的86例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1剂泽布替尼治疗,纳入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77.9%为男性,83.7%为MIPI-b中/高危,14.0%为母细胞样变体;大多数患者为晚期MCL(Ⅲ/Ⅳ期,90.7%),45.3%有骨髓受累,70.9%有结外病变;分别有8.1%和43.0%的患者中存在大包块(病变最长横径分别> 10 cm和> 5 cm);既往治疗线的中位数为2,52.3%的患者为难治性。具体患者基线特征见下表

75961647748899082

中位随访35.3个月时,39例(45.3%)患者继续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27.6个月。47例(54.7%)患者中止治疗,原因包括PD(43%)、AE(9.3%)、医生决定(1.2%)和达到CR后撤回知情同意(1例患者;1.2%)。在扩展随访期间新停药的13例患者均是由于PD。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1例(24.4%)患者死亡,其中12例死于PD,7例死于AE,2例死于其他原因(接受后续治疗后的未知原因)。

疗效

长期随访期间泽布替尼的缓解得以维持。研究者评估的ORR为83.7%,CR为77.9%(下表)。

86821647748899277

所有缓解者在泽布替尼首次给药后12周首次疗效评估时均已达缓解,中位至缓解时间为2.7个月。从初始缓解开始中位随访30.6个月后,中位DOR未达到,估计的缓解者30个月无事件(PD/死亡)率为57.3%。

中位PFS为33.0个月,中位OS未达到。估计的24个月和36个月PFS无事件(PD/死亡)率分别为58.3%和47.6%(下图A);估计的24个月和36个月OS率分别为80.4%和74.8%(下图B)。最佳缓解情况与PFS的曲线见下图C-D,达到CR患者中位PFS未达到,而PR或无应答者(SD/PD)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6.6个月和2.6个月;OS具有相似趋势(下图D)。截至数据截止日期,37例患者因疾病进展中止泽布替尼治疗,其中12例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1.3个月,37例患者的中位OS为15.7个月。

92941647748899355

亚组分析显示,各亚组之间缓解率无明显差异,包括预后较差亚组。

54621647748899733

按传统意义上的预后佳或差亚组列出的ORR、DOR、PFS和OS总结见下表。伴或不伴母细胞样组织学、大包块或难治性疾病患者的DOR和PFS相似。母细胞样组织学患者的中位DOR和PFS分别为30.2个月和25.0个月,也与经典组织学患者相似(中位DOR 30.6个月;PFS 27.8个月)。但在MIPI-b低/中危、Ki67指数较低(≤30%)、既往治疗线较少和TP53野生型患者中DOR和PFS延长。

14941647748899991

在54例已知TP53突变状态的患者中,15例(27.8%)为TP53突变;TP53突变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4.7个月和未达到,中位OS分别为37.1个月和未达到(下图),但总缓解率相似(80.0%和89.7%,上表)。

39431647748900125

安全性

随访35.3个月的安全性基本和随访18.4个月的安全性无差。不考虑因果关系,最常见(≥20%)的治疗中出现的AE(TE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6.5%)、上呼吸道感染(38.4%)、皮疹(36.0%)、白细胞计数降低(33.7%)和血小板计数降低(32.6%);大多数为1/2级。50.0%的患者发生≥3级TEAE,最常见(≥5%)的TE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8.6%)、感染性肺炎(12.8%)、血小板计数降低(7.0%)、白细胞计数降低(7.0%)和贫血(5.8%)(下图)。

33681647748900293

大多数AE发生在泽布替尼早期治疗期间,在扩展随访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泽布替尼治疗期间,任何等级或≥3级关注的AE的总体频率均随时间而降低。大多数出血、感染和血细胞减少事件报告于疗程早期,通常是在治疗后6个月内(下表)。

87401647748900345

感染是最常见的关注AE,65.1%的患者报告≥1起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38.4%),其次为肺炎(16.3%)和尿路感染(11.6%);16例(18.6%)患者发生≥3级感染。在发生感染的患者中,3例患者疑似真菌性肺炎,均发生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后30天之外。

36.0%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多为累及粘膜和皮肤的1/2级出血。3例(3.5%)患者发生大出血(1例脑出血;2例胃肠道出血),之前已详细报告,但在扩展随访期间未发生新病例。

50%的患者发生所有等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9.8% ≥3级。所有级别和≥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均随时间降低,治疗18个月后未发生≥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上表)。没有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停用研究药物,但3例患者(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断治疗。

本研究中未发生房颤/房扑、≥3级心脏AE、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或肿瘤溶解综合征。

延长随访期内未发生AE所致的新死亡。共有21例(24.4%)患者死亡,其中8例在末次研究治疗后30天内死亡(6例死于AE并发症;2例死于PD)。导致死亡的AE包括交通事故、左枕叶出血和肺炎各1例,3例死亡原因未明(其中1例发生在患者开始新的抗癌治疗后)。在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 30天发生的13例死亡中,10例死于PD,1例死于真菌性肺炎TEAE恶化,2例在患者接受后续治疗后死于未知原因。AE相关死亡的详细信息见下表。

8601647748900623

突变标志物分析

为探索基因突变与泽布替尼缓解之间的相关性,作者在54例患者中评估了175个血液学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状态。54例患者的样本,6例(11%)是在初次诊断时采集,35例(65%)在泽布替尼给药前和末次治疗后采集,11例(20%)在初次治疗后和末次治疗前采集,另两份样本的样本采集日期未知。

与既往报道一致,大多数突变见于细胞周期(TP53、CCND1、PPM1D、CDKN2A)、表观遗传学(KMT2D、ARID1B、DNMT3A、EZH2)、DNA修复(BRCA2、BRIP1、ATM)、B细胞受体/NF-κB通路(CD79B、BIRC3、CARD11、BCL10)和NOTCH通路(NOTCH1)基因(下图)。

39231647748900988

NFκB通路基因突变(包括BIRC3、CARD11和BCL10),是唯一的、也在ATM和TP53中观察到的模式。

在54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最佳总体缓解(BOR)为PD,47例患者的BOR为CR或PR,1例患者在首次缓解评估前停用泽布替尼。PD患者的下列突变率高于CR或PR患者:NOTCH1 50.0% (3/6) vs 6.4% (3/47),BCL10/CARD11 33.3%(2/6) vs 2.1% (1/47),TP53 50.0% (3/6) vs 25.5%(12/47),此外NOTCH1和BCL10/CARD11突变也倾向于与较低的ORR和较短的PFS相关(下表)。

44071647748901062

6311647748898847   讨论

总的来说,本项在R/R MCL患者中开展的II期研究(延展随访期35.3个月)表明,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在R/R MCL患者中具有较佳的获益-风险特性,约50%的患者在36个月时仍未进展。

与18.4个月随访相比,泽布替尼单药治疗R/R MCL患者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均持续。中位随访35.3个月后,最佳总体缓解得以维持,研究者评估的ORR为83.7%(CR,77.9%),且ORR与既往报告的IRC评估一致(ORR 83.7%);中位DOR未达到,中位PFS为33.0个月,36个月OS率为74.8%。

安全性方面,延展随访进一步确立了泽布替尼的长期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新的安全性信号,且既往AE会随时间而降低。

参考文献

1. Yuqin Song,et al.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antle-Cell Lymphoma with Zanubrutinib, a Selective Inhibitor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Clin Cancer Res . 2020 Aug 15;26(16):4216-4224. doi: 10.1158/1078-0432.CCR-19-3703. Epub 2020 May 27.

2.Yuqin Song,et al.Zanubrutinib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a phase 2 study.Blood . 2022 Mar 18;blood.2021014162. doi: 10.1182/blood.202101416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细胞淋巴瘤,泽布替尼,难治性,PFS,DOR,AE,PD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