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国15天新增破万:那一年,没有俄乌战争,没有封楼,没有健康码.....

2022-03-18 00:00   医学中文网

第三轮疫情回顾

52911647666154749

本轮疫情,全国感染人数已经破万了。

涉及27个省份,中高风险地区共266个。

毫无疑问,这是武汉的疫情结束后,反弹最严重的一次。

77301647666154846

原本熙攘的街道,再次归于平静。

期待了许久的春天,也被蒙上阴影。

看着每天新增上千的数据,时常觉得恍惚。

封城、停工、隔离、没完没了的核酸……

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这些。

但每个人看起来却又是那么熟练。

到今年,就是我们和新冠共存的第三年了。

回想这三年,好多生活好像都被疫情偷走。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被迫发生巨变。

岁月无可回头。

新冠三年,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1

2020年1月中旬。

我正在北京出差。

那时的世界,还并不如现在这般。

尽管正逢寒冬,但也没有熄灭人们出行的热情。

南锣鼓巷的人还是那样多。

大大小小的旅行团,挤满了故宫门口。

我望着那人头攒动,以为这个冬天和往年不会有什么不同。

除了电视里常常在播报的肺炎新闻。

武汉、病毒、人传人,成了播音员嘴里的高频词汇。

57171647666154917

我想着临近的年关,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一场不合时宜的流感。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过去的。

我这么告诉家人。

然而,就在我回家的第三天。

离我不过几百公里的武汉,封城了。

有一些紧张的情绪开始蔓延开来。

社区开始统计各家各户的返乡人员。

商铺、餐馆,陆陆续续关闭。

身边人的一声咳嗽,都让人觉得如临大敌。

世界天翻地覆。

我们度过了可能是有生以来,最萧瑟的一个春节。

正月初一、初二,被换算成了武汉封城的第几天。

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每天都在涨。

我们就这样,毫无准备,赤手空拳地走上了新冠的战场。

30431647666155016

2020年之前,如果有人和我说:

高考会改期,奥运会会推迟。

全世界有上亿人会染上同一种病毒。

上班不用去公司,上学不用去学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一个叫健康码,和核酸报告的东西。

我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

而如今,三年过去。

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而且已经习惯了。

甚至,逐渐开始遗忘。

没有疫情的日子,曾是什么样。

2

最近,看到各地疫情的新闻。

妻子叹了一口气,说:今年带爸妈旅行的计划,又要改期了。

这是我们这三年来,不知道第几次计划被搁浅。

总想着等到空闲下来,工作不忙的时候。

带父母出去看看世界,见见世面。

但偶发的疫情,总让人猝不及防。

病毒肆虐的年代里,陪伴变成了一件异常珍贵的事情。

以前,回家只是一张小小的车票。

现在,想回家时的第一反应。

却是查一下防控规定,要不要做核酸。

怕麻烦,有风险。

不知不觉,回老家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少。

以前,爸妈还经常念叨,趁年轻要多去其他地方看看。

现在,父母年纪渐长。

提起旅行,他们却只会担心:

“万一有疫情怎么办?还是算了吧。”

以前,他们从不会说算了。

这如谎言一般的三年,在子女的心里,攒下了数不尽的亏欠。

3

不久前,疫情下的深圳上了一次热搜。

因为一张图片。

69291647666155110

害怕随时可能被封控的打工人们,干脆带着被子行李到公司住下了。

引发网友的一阵戏谑:

新冠都不怕,就怕没工打。

玩笑之余,回味过来,都是心酸。

疫情发生之前,多少人都并不觉得,一份工作,竟有如此重要。

很多人的生活都进入了困难模式。

小公司艰难求生仍难以支撑;

大厂一年年裁员;

想创业,担心市场环境太差;

想开店,害怕疫情反复导致停业的风险增加。

从前,一份工作做得累了,不开心了,觉得大不了换一份。

可现在,更会安慰自己,还有份稳定的工作已经不错了。

疫情摧毁了我们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冲动的念头。

让人不得不去直面残酷的现实。

看过一个心酸的视频。

25271647666155269

高速上,交警遇到了一个违规停车的司机。

上前盘问才发现,原来他正在做报表。

按照规定,他必须立马把车开走。

但男子着急得都快哭了。

“交警同志,我真的来不及了,你事后怎么罚我都成,就让我先做完吧。”

多少人曾经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

在这三年,变成了三个字:

先活着。

心里的诗和远方,更加遥远。

放不下的,只剩下柴米油盐。

可再不容易,只要努力一点,日子还是能好过一些。

苦熬过这个寒冬,多的是生机勃勃的日子。

再难,大多数人也这么相信着。

4

网上有一句话这两天很火: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引发了不少争议。

6021647666155348

有人说,太矫情,有什么好抱怨的。

其实,我觉得不必对这种想法过于苛责。

在这一代人的青春里,新冠确实留下了无法抹灭的印记。

他们可能对自己20代的岁月有过无数幻想。

要热血沸腾,要肆意妄为。

要走出去看看人生的不同。

要用脚去丈量世界的精彩。

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闪闪发亮。

然而,事实上。

他们只有上不完的网课。

不知何时才会解封的学校。

大学过的像高中,习惯了宿舍、教学楼、食堂三点一线。

并不知道,大学生活可以有多么多彩多样。

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见的人也见不到。

疫情终究会过去。

但20岁时的热情与冒险,青春时代的滚烫,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所有青春都像一盏灯,在雨中被冲倒。

湿漉漉,但仍在燃烧。

5

毋庸置疑,我们都因为疫情而失去了一些东西。

它是仅有一次的热血青春。

是在心底蛰伏已久的梦想。

也或许是我们无比渴望的稳定人生。

随时都会变化的生活,成为了这三年来最不变的事情。

曾经说走就走的远方,如今变得难以接近。

曾经随时都可以见到的人,现在可能要坐时光机才能遇见。

越来越懂得,原来,安稳与自由,并不天生属于我们。

它们都只是幸运的偶然。

上天给人苦难,也给人承担苦难的力量。

93211647666155395

从最初的惶恐,到现在的慢慢习惯。

从一开始一例确诊就惶惶不安,到现在的淡然处之。

你会发现,我们虽然遗憾,虽然抱怨。

但没有一个人停滞不前。

走过了两年前的那场哀哭,我们深知,活着,已是万幸。

无常,让平常变得可贵。

哪怕希望燃了又灭,但所有人的心里仍然保留着火种,等待重燃的那天。

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力量。

所以,哪怕现在很难,哪怕未来很远。

也请坚定地往前看吧。

没有不可疗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

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疫情,新冠,核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