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护健甄选】一口痰如何传播新冠病毒?

2022-04-04 20:01   上海市护理学会

飞沫传播

近日,“西安一确诊病例被一口痰传染新冠”一度登上热搜。据报道,病例A于3月8日确诊,3月6日已处于排毒期,曾与确诊病例B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病例A在近距离路过病例B时吐了一口痰并快速离开,病例B当时没有佩戴口罩。   

这么玄幻的吗?

路过感染者吐的痰就能被传染?

82481647560310391    43691647560310950  

咱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如果要感染,至少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 排出的新冠病毒短时间内仍具有活性

如果排出的病毒离体后就失活,那即便吸入也不会感染。

② 水平距离上,含病毒的飞沫能波及病例B

水平距离传播较短的话,接触不到病毒,也不会感染。

③ 垂直距离上,病例B能吸入含病毒的飞沫

病毒很快沉降到地面或者病例B正确佩戴口罩,做到任意一点,都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68671647560311118   81571647560311170  

要实现上述三个条件一点都不难

先看第①点:

1项实验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存活3小时是没问题的。   在报道中,病例A吐了一口痰,病例B吸入飞沫,不过几秒钟的间隔时间,虽不是实验室条件,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病毒完全可以保持活性。     97051647560311333  

再看第②、③点:

大家看1项关于咳嗽和飞沫传播距离的研究——

无风时

咳嗽产生的飞沫很快沉降至地面,水平传播距离不超过1米。

39511647560311547

风速4km/h(约1米/秒)时

飞沫仅用5秒就能水平传播6米远,垂直高度上限在1.63米左右。(注:我国人群呼吸带高度一般是0.5~1.5米)

79331647560311713   风速15km/h(约4米/秒)时  

飞沫仅用1.6秒就能水平传播6米远,垂直高度可以大于1.63米。

45651647560311859

这里要说明的是:

一般情况下,咳嗽仅通过咳排出飞沫。

吐痰不仅会因清痰动作而呼出飞沫,还会在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飞沫。

  报道中提及,病例B与病例A接触当天为3月6日,据查,西安当天风力为一二级。  

一级对应风速为0.3~1.5米/秒;

二级对应风速为1.6~3.3米/秒。

21191647560312000

在此风速下,吐痰产生的飞沫足以水平传播6米远,推算的话飞沫高度能达到1.63米,在大多数人呼吸带高度范围内。

这还没考虑病例A吐痰后快速离开产生的气流扰动......太复杂了,这里就不再进行推论。

综上,病例A吐了一口痰感染了病例B,

看似玄幻,实则在偶然中隐藏着必然。

    68671647560311118   78481647560312196  

重点来了!

怎么规避这种感染风险?

自己吐痰/咳嗽/打喷嚏时

45651647560312413

不随地吐痰。

用纸巾遮挡口鼻,包裹好放入垃圾桶。

无纸巾且周围有人时,避开他人,用肘部衣物遮挡口鼻。

如果戴着口罩,不要脱下口罩打喷嚏。

及时洗手。

避免接触他人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气溶胶

在公共场所时始终正确戴好口罩。

保持1米以上人际距离,如有可能背向他人。

41671647560312722

参考文献:

[1] Doremalen N V ,  Bushmaker T ,  Morris D H ,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6).

[2] Talib Dbouk, Dimitris Drikakis. On coughing and airborne droplet transmission to humans[J]. Physics of Fluids 32, 053310 (2020), https://doi.org/10.1063/5.001196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冠病毒,水平传播,气溶胶,护健,甄选,传播,病例,飞沫,风速,口罩,吐痰,咳嗽,口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