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针:“一键变白”,真的靠谱吗?
文章转载自:塑造精彩
专家简介
白晓东,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整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创面修复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军队特殊津贴获得者。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武警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从事整形美容工作25年。
1、擅长美容整形和微创美容:眼部、鼻部美容整形手术,微笑唇美容,面部年轻化,注射、填充和线雕联合治疗鱼尾纹、川字纹、法令纹和木偶纹,面部脂肪移植手术,抗衰老手术,美容整形失败案例修复。
2、阴道再造(病例数全国领先),耳再造,鼻再造,眼睑再造等,唇裂继发畸形修复,面部先天畸形手术治疗以及乳房再造。 3 皮肤良性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体表巨痣,巨大良性肿物,巨大恶性肿瘤如鳞癌、基底细胞癌和黑瘤。 4、创面修复:治疗急性和慢性创面,急性手外伤,皮肤撕脱伤,压疮和糖尿病足创面,慢性骨髓炎创面,各种脑外科和骨科支架外露遗留创面,以及各科手术后遗留创面。 5、疤痕治疗。2014年救治独龙族女孩及烧伤后瘢痕治疗,中央电视台给予连续报道。 6、各种皮瓣、肌皮瓣技术,修复各类伤口;擅长运用显微外科血管技术修复各种损伤导致的血管、神经离断,开展最新的穿支皮瓣技术。
擅长美容整形和术后并发症修复;利用肌肉动力结合埋没导引修复唇裂继发畸形;采用最新的口腔粘膜微粒移植技术再造阴道,已经开展一百多例,效果稳定满意;各种创面(肿瘤切除创面、慢性皮肤缺损等)修复;开展疤痕下松解释放、磨削填充等技术治疗难治性疤痕。技术精湛,各类手术上万例,质量可靠,效果满意。为病人服务态度好,深得病患和家属好评。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资助,培养研究生20余人。
中国有句老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美白”,更是求美者追求美丽的道路上绕不开的话题。
一些求美者甚至寄希望于据说能让人“一键变白”的美白针,开始幻想自己打针后白成一道光的样子了……
美白针真的能让人“一键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啥是美白针?
美白针就是通过静脉注射,也就是打点滴的方式,将一些具有美白作用的物质注射到静脉中,以期起到美白的作用。
美白针的主要成分有:氨甲环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
氨甲环酸:
它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作用阻碍酪氨酸形成黑色素,很多大牌的美白精华中也经常会添加这种物质。
还原型谷胱甘肽:
它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维生素C:
它是强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将已经形成的黑色素还原成前体,同时也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断黑色素形成。
美白针真的能让人变白吗?
前面说到的三种成分听起来好像真的能美白欸!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
快醒醒吧!
虽然这些成分从原理上听上去都很有用,但实际上,如果只是小剂量使用这些药物,它们会广泛参与到人体代谢中,并不能起到美白效果。而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却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氨甲环酸:
口服氨甲环酸确实有美白效果,它也经常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但长期静脉输入氨甲环酸会影响的凝血功能,导致提前、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人体血流变慢、代谢降低、甚至形成血栓。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人体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小剂量使用只能用作机体代谢;只有经常、大量地输入,保证机体代谢需要后,剩余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起到美白作用。
然而,长期输入还原型谷胱甘肽,轻则导致厌食、恶心,重则出现胃肠粘膜和肾脏损伤。
维生素C:
过多输入维生素C反而会降低身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率,当停止输入时,又容易导致维生素C吸收不足,发生坏血病。
另外,由于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无法在体内蓄积,多余的维生素C会通过肾脏以草酸盐的形式代谢,故体内维生素C过多会提高患肾结石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美白针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
美国 FDA曾发文警告:美白针不仅疗效不确切,而且不安全,操作不规范的话,还容易感染诸如艾滋、肝炎等传染病。
在我国,“美白针”同样没有获得正式批准,并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也并不被依法监管,安全性非常存疑。
因此,正规守法的医美机构和医生是不会给就医者注射美白针的。
总而言之,即使再怎么爱美,也要珍爱生命,远离美白针!
哪些才是美白的正确操作?
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
做好防晒:防晒是最有效的美白方式,要用好防晒霜、遮阳伞,预防色素沉积。
医学美容手段:如水光针、光子嫩肤等手段,可以改善肤质,让你看起来更白。
药物治疗:有必要时,可以前往正规医院寻求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