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患者颈腰椎拍片,黄奎眉头紧锁。虽然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但这么严重的不多。进一步详细检查,多学科专家集中会诊评估,让黄奎对治疗充满信心。当天,他将罗某收治入院。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其颈椎、胸椎、腰椎僵硬如“化石”。又因其身体严重弯曲,被形象称之为“折叠人”。
19年前
28岁的石首籍罗某(化名)出现驼背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驼背症状越来越严重,整个脊柱僵硬变形,无法活动,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近日
荆州一医脊柱外科联合多学科,先后两次为其进行脊柱重建手术,让他在低头13年后重新“抬头”做人,再一次看见蓝天白云。
人未老背已驼 男子13年未见天日
身体直立,弯腰九十度,头颈紧贴前胸……一般人这样低头几分钟,可能就很难受。可石首市横沟镇47岁罗某,低头不见天日长达13年。
初中毕业后,罗某在家务农了一段时间。
1991年,渴望外面精彩世界的他,来到长沙一家采石场打工。每天采石、打石头,又脏又累,而且很危险。
2年后,他又来到广东一家制衣厂。虽然工作轻松,但每天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时间长了,罗某经常感到腰酸背疼、腿脚发麻。
不久,罗某发现,自己的背越来越驼,头也越来越低垂,既不能抬头,也不能挺腰,整个身子十分僵硬,且浑身疼得厉害。
2002年,他结束打工生涯,回到石首老家养病。由于家境贫困,罗某没有看过大医院。疼得难受时,就到小诊所弄点止痛药。因为生活难自理,年迈的父母只好轮流照顾他。可罗某的病情仍在恶化。
到了2008年,他已驼背九十度,头颈紧贴着前胸,脖子不能上下左右活动。13年来,由于不能抬头,罗某只能看到脚前的小范围视线。家里来了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他只能看到一双双筷子夹来夹去,看不到客人的模样。由于身体蜷曲成虾状,晚上睡觉他只能坐着或侧躺,平睡更是一种奢望。
精准扶贫政策 让他重新看见曙光
罗某家共4口人,有9亩薄田,种些水稻和棉花。前些年,家里的农活主要由弟弟承担。可弟弟去世后,繁重的农活落到年迈的父母身上。76岁的父亲和73岁的母亲,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家人的生活靠低保维持。
年纪轻轻的,就成了个“废人”,罗某觉得自己的病不可能治好。年迈的父母也越发焦虑
我们今后不在了,谁来照顾儿子?
这些年,父亲带着儿子看了许多医院,被诊断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费用也很昂贵,许多医生不敢“接招”,加上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一次次求医都不了了之。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犹如一股春风,吹进这个贫寒家庭,让罗某和父母看到了希望。不久,他们一家三口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就医、住房等各方面均享有保障。
以前没钱看病,现在党的政策好,看病不用愁了,一有时间,父亲就赶紧带上儿子四处求医。
二次脊柱重建 “折叠人”终于看见蓝天 “医生,您看我这病能治好吗?”
今年6月的一天,荆州一医脊柱外科主任、医学博士黄奎正在坐门诊,罗某和父亲过来咨询。
看到患者颈腰椎拍片,黄奎眉头紧锁。虽然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但这么严重的不多。进一步详细检查,多学科专家集中会诊评估,让黄奎对治疗充满信心。当天,他将罗某收治入院。
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
黄奎为罗某实施了腰椎段截骨矫形术。术中,将腰1、腰4头尾两根腰椎打断,再将僵硬变形的腰椎一点点矫正,最后用钉子内固定。
经过20多天的康复
罗某出院回家。此时的他,驼背已从九十度变为六十度,大大增强了他的治疗信心。
5个月后
罗某再次来到一医,接受二期颈椎截骨矫形术。这次,他还带来了同村58岁的王某。王某也是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且头颈弯曲更厉害,脸部已接近膝盖。
11月21日
黄奎团队为罗某进行二期手术。将颈7、胸1两根椎骨打断,对严重弯曲变形的颈椎、胸椎进行手术矫正。术后,罗某13年来第一次看到窗外的蓝天,第一次看清了近半年来为他精心治疗的救命恩人的模样。当晚,他再次平躺着睡觉,睡得格外香甜。
12月1日
记者前来采访时看到,罗某头颈腰部戴着外固定支具,正在病区过道里走来走去,恢复得非常好。在另一间病房,王某正和家人聊天。经过手术治疗,她也能直立行走了。
罗某激动地说
“13年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抬头看看人、看看天、看看电视,能平躺着睡觉。这一切,黄主任都帮我实现了。”
经过精心治疗,罗某从入院时1.3米的身高,“长高”到了1.65米,原来僵硬变形的脊柱现在变灵活了。并且,由于以前脊柱弯曲厉害,压迫腹部胃肠,患者一直食欲差、进食少、身体消瘦。如今,随着脊柱舒张打开,其消化功能也得到极大改善。
罗某憧憬着未来。
“我想等病养好后,好好照顾父母,报答亲恩。同时,也想再干一番事业,让家人生活更幸福。”
多学科协作 让患者挺起健康脊梁
黄奎说
“由于患者颈椎、胸椎、腰椎‘石化’严重,一次手术风险太大,因而,我们在治疗上选择二次手术,先解决风险较小的腰椎问题,再解决难度更大的颈胸椎问题。”
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由于椎管内有着丰富的、重要的生命中枢神经,在脊柱上做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者终生瘫痪甚至死亡,对手术医生的挑战极大。前后二次手术,每次手术时长都在四、五个小时以上,黄奎团队密切配合,小心翼翼保护好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这么大的手术,不是一、二个科室能够完成的。我们靠的是多学科协作。”
“手术前,首要问题是摆放患者的体位。罗某身体蜷曲成虾球状,许多体位对他不适合,经过不断调整体位,最终选择了弓状体位;其次,手术前需要行气管插管麻醉给药。同样,因为患者身体弯曲厉害,根本无法从口腔插管,最后通过鼻腔,利用弹簧管插管。”
此外,由于手术是弓着身子做的,可能会导致患者眼睛失明,因而术中需要保护好眼睛。更为重要的是,为保护好脊柱内的重要神经,需要神经科专家时时在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以及需要重症监护室提供生命支持。
荆州一医脊柱外科是荆州地区唯一独立的脊柱专科。近年来,在黄奎的带领下,该科坚持“专业化、微创化、精细化、快速康复化”理念,利用先进的显微镜技术、脊柱内镜技术,熟练开展难治性、复杂性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脊髓损伤等治疗,为广大脊柱患者减轻痛苦,恢复生理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挺起健康脊梁。
专家小传
黄奎 荆州一医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脊柱损伤与功能重建学组委员,中国神经修复学会青年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专业fellow。主要从事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微创和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尤其擅长脊柱内镜微创手术和显微镜下神经减压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