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鼻肠管堵管可以直接插入导丝疏通导管吗?八个问答,解读团体标准 20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2022-03-16 15:48

鼻肠管堵管插入导丝疏通导管指导与建议

       2021年12月31日,中华护理学会发布文件,公布《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等3项团体标准已经通过相关审核,上述标准将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现将团体标准 T/ CNAS20-2021《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解读如下,共有八个问答:

一、新团标《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都涵盖哪些内容?

      成人鼻肠管置管与维护的基本要求、置管、维护拔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需要指出的是,新团标未涉及在X线、胃镜、超声等设备辅助下的置管。

二、新团标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新团标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的注册护士。

三、新团标都规范了哪些术语和定义?

涉及的名词解释有4个:     

1        

鼻肠管:

一种由鼻腔插入,经咽部、食管、胃,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用于肠内营养输注的管道,常使用的鼻肠管有螺旋型鼻肠管、三腔喂养管和液囊空肠导管。

2        

螺旋型鼻肠管:

一种头端具有螺旋型结构的鼻肠管。

3        

三腔喂养管:

一种具有喂养腔、吸引腔及压力调节腔的鼻肠管。

4        

液囊空肠导管:

一种头端具有液囊结构的空肠导管与一根特制的导管组合成的鼻肠管。

四、鼻肠管置管有哪些要求?

1      

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病情、吞咽功能、口鼻腔情况、胃肠功能及配合程度。

2      

置管前,应与患者和/或家属沟通,确认已知情同意。

3      

置管期间,应按规范频率观察患者的病情、管道固定与通畅情况、有无导管移位、脱出及其他并发症,做好记录。

4      

一般情况下,应依据鼻肠管使用说明书建议的导管使用期限进行更换。

五、鼻肠管如何进行置管?

临床三种鼻肠管置管方法大同小异,具体置管流程步骤如下:

螺旋型鼻肠管置管   

1      

测量鼻尖-耳垂-剑突下缘的长度,在距离导管头端该长度处标记第一记号,在距离第一记号25cm处和50 cm处标注第二、第三记号。

2      

按留置胃管法将导管插入至第一记号处,并确定导管进入胃腔内。

3      

向导管内注入20ml生理盐水,将导丝撤出25cm,继续插入导管至第二记号处。

4      

在导管外露距鼻部40cm处,将其固定于同侧耳垂部,使管道保持自然弯曲、松弛状态。

5      

观察导管外露刻度变化,等待导管随胃肠蠕动向空肠移动。

6      

当导管第三记号处到达鼻部时,抽取消化液,检测PH值>7,初步判断导管已通过幽门。

7      

选择皮肤完好部位,顺应导管自然弧度固定导管。

8      

协助拍摄X光片,确认导管头端已通过幽门到达预期位置,撤出导丝。

9      

标记导管置入长度和日期。

三腔喂养管置管   

1      

测量鼻尖-耳垂-剑突下缘的长度,在距离导管头端该长度处标记第一记号,在距离第一记号45cm处标注第二记号。

2      

按留置胃管法将导管插入至第一记号处,并确定导管进入胃腔内。

3      

经空肠腔向胃内注入空气,注气量为每公斤体重10ml,最多不超过500ml。

4      

协助患者取右侧90°卧位。

5      

左右轻捻导管随吸气向前推送至第二记号,抽取消化液,检测PH值>7,初步判断导管已通过幽门。

6      

选择皮肤完好部位,顺应导管自然弧度固定导管。

7      

协助拍摄X光片,确认导管头端已通过幽门到达预期位置,撤出导丝。

8      

标记导管置入长度和日期。

液囊空肠导管置管   

1      

测量鼻尖-耳垂-剑突下缘的长度,在距离导管头端该长度处标记记号。

2       

按下列步骤排气:   A取注射器抽取3ml生理盐水;   B经空肠导管末端红色开口注入1ml生理盐水;   C保持空肠导管及前端液囊垂直向下,使液囊下端为液体,上端为气体;   D抽尽液囊内气体及液体。   

3      

按留置胃管法将导管插入至记号处,确定导管进入胃腔内。

4      

将胃管端固定于鼻部。

5      

空肠导管末端红色开口端接注射器注入1.5-2ml生理盐水。

6      

在空肠导管外露距鼻部20-30cm处将其固定于同侧耳垂部,使管道保持自然弯曲、松弛状态,撤出导丝。

7      

观察空肠导管外露刻度变化,等待其随胃肠蠕动向空肠移动。

8      

当外露导管进入鼻部20-30cm时,抽取消化液,检测PH值>7,初步判断导管已通过幽门。

9      

选择皮肤完好部位,顺应导管自然弧度固定导管。

10      

协助拍摄X光片,确认空肠导管头端已通过幽门到达预期位置。

11      

抽出液囊内液体和气体。

12      

标记导管置入长度和日期。

六、鼻肠管如何维护?

三种鼻肠管的维护,都是一样的。     

1      

喂养前后、注药前后及导管夹闭时间超过24h时,均应进行冲管。

2      

持续喂养时,宜每4h脉冲式冲管。

3      

宜使用20-30ml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或温开水进行脉冲式冲管。

4      

应在喂养结束后冲管后盖保护帽。

七、拔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种鼻肠管拔管方法也是一样的。     

1      

拔管前,用20-30ml温开水冲管,再注入空气10ml,关闭导管末端。

2      

戴清洁手套,嘱患者屏住呼吸,拔除导管。

3      

检查导管是否完整。

4      

应在喂养结束冲管后盖保护帽。

八、如何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鼻肠管,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皮肤黏膜损伤、堵管、移位或脱出等三种并发症,处理措施如下:     

1       皮肤、黏膜损伤  

应每日观察鼻黏膜及鼻部皮肤情况。   

更换胶布时,宜用温水湿润胶布,待松动后再去除。   

出现皮肤、黏膜损伤时,宜用生理盐水清洁,遵医嘱给予外用药物。   

2       堵管   

宜使用肠内营养配方制剂进行喂养。   

注入固态药物时,应充分研磨、溶解后再注入。   

发生导管堵塞时,可使用三通连接导管,两个端口分别连接10ml空注射器和抽有1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通过旋转三通阀门反复向外抽吸,遵医嘱使用药物疏通,禁止直接插入导丝疏通导管。   

疏通管路失败时,应拔除导管。   

3       移位或脱出   

宜每24-48h更换胶布及其固定位置,如有潮湿、松动,应随时更换。   

怀疑导管移位时,应暂停喂养,通过X光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   #确认导管移位后,应及时调整或更换导管。   

发现导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好重新置管准备。  

附:鼻肠管固定方法

44851647386612650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T/ CNAS20-2021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12,3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导管,肠管,空肠,喂养,m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