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规范治疗治愈率80%,北京协和高危卵黄囊瘤研究发表在Nature子刊

2022-03-19 15:48   北京协和医院

卵黄囊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发于青少年

在深入系统开展高危青少年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基础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杨佳欣教授团队发表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卵巢来源卵黄囊瘤的生物遗传学信息和演化特点,报道了性发育异常合并卵黄囊瘤病例,发现了化疗耐药基因位点。为推进卵黄囊瘤精准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奠定了重要基础。

22171647386501018  

卵黄囊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发于青少年。治疗方法是手术及术后化疗。规范的初次治疗是关键,早期卵黄囊瘤治愈率可达90%以上,即使是晚期,经过规范治疗,治愈率也可以达到70~80%。但是一旦复发,治疗非常棘手,超过50%的复发患者最终因疾病进展而死亡。杨佳欣教授团队对近年来收治的30例卵巢来源卵黄囊瘤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部分样本转录组测序,这也是目前国际单中心最大病例数的研究报道。

82291647386501293

▲研究设计

研究首次发现卵黄囊瘤化疗耐药基因位点OVOL2。团队已启动针对该靶点的检测技术研究,预测肿瘤是否耐药,为患者选择个性化化疗方案。

研究报道了性发育异常与卵黄囊瘤发病病例。在本组研究中有2例XY染色体女性的患者。因此,性发育异常要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切除双侧性腺,减少性腺罹患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研究揭示了卵黄囊瘤转移早、转移灶隐蔽的特点。同一卵黄囊瘤患者的基因组变异演化树图谱研究显示,转移灶来源于原发灶,由共同祖先分开演化。

38521647386501338

▲一位曾经罹患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复发未控的少女,经协和妇产科治疗已治愈。20年后她回到协和,与沈铿(中)和杨佳欣(左)合影

杨佳欣教授提示,在接诊卵巢包块、腹水的青少年患者时,必须有高度的警惕。如果合并甲胎蛋白(AFP)高,需要特别考虑卵黄囊瘤可能,建议选择适宜手术方式,完整切除患侧附件,尽可能防止肿瘤转移。对于像卵黄囊瘤等罕见肿瘤,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区域或国家级诊治中心接受规范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研究,肿瘤,卵黄,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