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mRNA潜力巨大 总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随着新冠mRNA疫苗的出现,mRNA技术在2020年迎来突破性发展。数据显示,从2019 年底到2021年8月,mRNA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150亿美元增长至突破3000亿美元。估值的上涨反映了业界对 mRNA 技术的认可,并对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寄予厚望。
2021年9月2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在《nature》子刊发表题为“Evolution of the market for mRNA technology”的文章,文章根据全球 mRNA 研发的整体数据,对mRNA技术的管线布局、研发重点和市场趋势进行了分析。
全球mRNA技术管线布局
mRNA 技术管线概况
目前正在开发的基于 mRNA 的药物可根据其潜在作用机制分为三大应用: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作者对31家mRNA公司的180个在研产品进行分析,其中76个为预防性疫苗,32个为治疗性疫苗,72个为治疗性药物。在32个治疗性疫苗中,有21个为肿瘤疫苗。在72个治疗性药物中,有13个用于治疗肿瘤,20个用于治疗罕见病,17个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从研究进展来看,已经有2款新冠mRNA预防性疫苗上市,其中BioNtech获得正式批准,Moderna为EUA,等待最后的正式批准。在治疗性疫苗方面,Moderna/Merck公司开发的用于 KRAS 突变肿瘤的 mRNA-5671 和由 BioNTech 开发的用于 HPV-16+ 肿瘤的 BNT113处于I期临床阶段,其它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mRNA公司研发重点
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mRNA在研管线主要集中在预防性疫苗,77% 的 mRNA 公司至少有一种预防性疫苗在研发中,治疗性疫苗很可能是 mRNA 产品的一个利基空间,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当下,mRNA治疗性疫苗主要集中在免疫肿瘤学 (IO) 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与 IO 药物(如 PD1/PDL1 阻滞剂)的联合策略,用于疾病负担较低且免疫系统仍然有效患者的早期治疗。
治疗性药物或将是 mRNA 产品的机会性领域,涉及多种适应症,长期机会将取决于递送系统和基因编辑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可喜的是研究人员已经为此开发出脂质纳米粒等基于创新材料的递送解决方案。
mRNA产品市场趋势
mRNA 技术市场演变预测
作者表示,短时间内新冠疫情并不会完全消退,虽然对疫苗的需求会缓慢回落,但仍有巨大的体量。与此同时,几年以后,其他领域的mRNA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会逐渐成熟。预计到2035年,mRNA市场规模会攀升到230亿美元,新冠疫苗的比例下降到22%,治疗性疫苗比例会达到32%,其他感染性疾病mRNA疫苗比例占到30%,治疗性mRNA药物比例约为16%。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囊性纤维化)和罕见疾病的全球管线资产平均销售额峰值分别约为 11 亿美元、18 亿美元和 5 亿美元,2035 年风险调整后的总体市场规模约为 40-50 亿美元。
分析显示,到2035年,mRNA疫苗市场中肿瘤治疗性疫苗预计将占mRNA产品销售额的30%,治疗性药物的贡献接近20%。总体而言,mRNA技术无论在肿瘤、传染病还是罕见病领域都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肿瘤领域。
专注于肿瘤新抗原疫苗的新合生物已经在该领域完成早期布局,团队主要关注国内较为高发且极具亚洲特色的癌种,结合不同个体研制出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并针对高发癌种建立公共新抗原库,目前已收集大规模高频癌种数据,发掘多个覆盖广泛的公共新抗原。相信随着递送和稳定性方面技术不断取得突破,mRNA将给更多疾病领域带来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