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家住沙洋县某乡镇的徐莎莎(化名), 突然之间心情变得特别“好”, 不仅情绪高涨,还经常“高谈阔论”, 给来往并不多的远房亲戚打电话 也“不知所云”
近日,
家住沙洋县某乡镇的徐莎莎(化名),
突然之间心情变得特别“好”,
不仅情绪高涨,还经常“高谈阔论”,
给来往并不多的远房亲戚打电话
也“不知所云”,
半夜强行叫醒丈夫和孩子起来聊天……
家人觉得徐莎莎言行异常,
带着她来到市口腔医院心理科检查,
竟然是患了躁狂症!
为此,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介绍,每年3-5月为躁狂症高发期,每天门诊类似症状患者明显增多,俗语“菜花香,疯人狂”被用来形容此病的高发。
01
以为“想通了”
实则躁狂症
徐莎莎在镇上一家服装厂工作,平时除了在车间做衣服,就是回家吃饭休息。她本人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接触的人也很少,生活十分节俭。然而,家人却发现她突然变得出手阔绰,最近买了一些家里并不需要的大件商品回家,还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很多价格不便宜的衣物。
起初,家人以为徐莎莎“想通了”,直到最近才发现了“不对劲”。她给几个多年未往来的亲戚打电话,精神亢奋,说话滔滔不绝,电话那头的亲戚则是跟不上她的通话节奏,被弄得一头雾水。更难受的是,半夜快十二点了,她丝毫没有睡意,要么突然打开电视机,要么把丈夫和孩子叫醒聊天。
家人见不对劲,慕名找到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付锐主任求诊。付锐接诊后便和其攀谈起来,徐莎莎感觉找到了新的聊天对象,更是停不下来,话语特别多。经诊断,徐莎莎患上了躁狂症,属于情感型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目前,患者正在进行入院治疗。
02
天气转暖,躁狂活跃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女强人更容易患上,因为对生活和工作的不满,努力没有效果,都可能导致躁狂症的出现。还有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患者发病时,他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
付锐介绍,躁狂症在3-5月高发,特别是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在这个时点,气候变化比较大,患者内分泌水平改变也比较大,对患者来说容易出现一些情绪的亢奋,睡眠的减少,以及其他不适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容易使得疾病复发。
“像这类人群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躁狂发作,患者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情感比较高涨,情绪容易激动,也比较容易发脾气,思维联想的速度也比较快,就觉得自己特别棒,说话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容别人打断。生活中变得出手阔绰,过度慷慨。”付锐介绍,许多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情绪高昂、话多、自大,严重者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付锐还特别提醒,春季躁狂症高发,抑郁状态也不可忽视。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在冬春相交时好发,受阳光减少的影响,大脑释放的褪黑素减少,导致抑郁症病情发作或加重。
03
自带“超级能量?”
小心轻躁狂!
和躁狂症相比,轻躁狂的人更具有迷惑性。轻躁狂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幽默,跟人相处不错,充满正能量,工作生活效率很高。付锐指出,轻躁狂有时危害性更大,因为更具有隐蔽性,患者不自知,不重视,一旦发作起来,可能会引发意外的严重危害。
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仿佛自带“超级能量棒”,有着使不完的精力,一旦闲下来就会闹出“么蛾子”。
付锐建议,如果身边有这种疑似躁狂、轻躁狂的朋友,家长、老师、领导应引导、帮助他们保持正性生活方式,也就是把个人的能量用于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务。
例如,不妨给他们布置更多的工作量,让他们把能量释放在合适的地方去,例如学业、工作、运动等让他们愉悦的事情上。
如果家族中有明显的抑郁、焦虑、躁狂以及双相障碍患者,那么应该早做准备,更加重视心理健康状态,寻求友谊,建立更多的社会支持关系。
付锐强调,有躁狂特质或倾向的人,更需要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和运动,不要触碰酒精、咖啡、茶等兴奋性饮料。
付锐
主任医师
荆门二医口腔医院
(荆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口腔院区)心理二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及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会员、武汉微循环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神志病学会常委、湖北省性心理协会委员、湖北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医疗卫生专家、荆门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医学鉴定专家、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伦理委员会委员。先后赴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首都儿童疾病研究所进修深造,师从于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彦方主任医师,中国著名抑郁症性心理治疗专家邸晓兰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学生心理辅导、精神医学专业教育。2013年被评为荆门市十佳最美医生。2020年被武汉微循环睡眠专业委员会授予抗疫先进个人。
主持承担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四项(全麻诱导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的研究、冷刺激对抑郁症症状改善的研究、冷刺激与ES-100H型失眠治疗仪对失眠症改善的对照研究、冬泳对首发抑郁症复发率降低的对照研究),其中《全麻诱导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的研究》获2014年荆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获首届荆门改革发展研究三等奖,四项研究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第一作者17篇,SCI 3篇)。常年致力于将经治的案例写成科普文章发表于湖北省荆门晚报(现已发表三百余篇)。
2017年本人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院长陆林、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加拿大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家伊恩·科尔曼,等国内外权威人士一同就受南方周末报记者采访,刊登文章名为《雾霾抑郁症》的文章于南方周末报头版头条,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0年撰写的《Case of catatonia misdiagnosed with coma》在全球四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期刊》(BMJ)旗下的《General Psychiatry》上发表,并被英国知名媒体《VICE US》关注(https://bmj.altmetric.com/details/76357828/news)并以此文为源报道了一篇《一个将人变成雕像的神秘综合症》(There’s a Mysterious Syndrome That Turns People Into Statues)综合报道(https://www.vice.com/en_uk/article/wxezy9/catatonia-syndrome-definition-treatment)引英国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General Psychiatry》主编高度赞扬,此文在该期刊综合影响力(Altmetrics)排名第六。
2019年6月受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资助参加加拿大第14届世界生物精神病学大会(中国只有13位业界同行被此基金会资助)。
率先在湖北省开展运用电针、中药、冷刺激疗法治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早期精神分裂症,在省内获得了良好反响。常受邀进入荆门市各局级单位(荆门党校、纪委监察委、科技局、武警部队、警察学校、报社集团、技术监督局、科技局、水务局、建设银行总行)、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并多次受邀接受荆门电台心理访谈节目现场直播。
常年开设科室:精神科(精神病专业、精神卫生专业、药物依赖专业、精神康复专业、社区防治专业、临床心理专业、司法精神专业)、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粘膜科、儿童口腔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种植科、预防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医学美容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