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尽量不要活动,宜卧床休息,积极镇痛治疗,尽量在48小时内控制疼痛,同时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可适当口服小苏打片,碱化尿液。疼痛消失后2~4周,可开始降尿酸治疗。
药说专栏
专栏文章由市中心医院药学部药师撰写,内容涵盖各种合理用药知识,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孙先生38岁,痛风病史已有3年,2周前痛风再次急性发作,脚趾疼痛难忍,服用双氯芬酸钠片镇痛治疗,3天后疼痛明显缓解,为巩固疗效,又自行继续服用了4天双氯芬酸钠片,结果诱发原有的慢性胃炎症状加重,出现明显的腹痛不适。今来到淄博市中心医院药学门诊,询问痛风发作如何使用镇痛药物?接诊药师详细了解了孙先生的病情后,结合其饮食和生活习惯,给出了控制痛风发作的意见和建议。
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痛风急性发作通常起病急骤,夜间易犯,多于酗酒或暴饮暴食之后诱发。受累关节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一般3~7天后可自然缓解。首次受累关节好发于肢体远端关节,多为第一跖趾关节(足痛风),也可发生于足背、踝、膝、手指、手腕等关节,多为非对称性单关节,可反复发作。局部红肿呈暗红色或褐色。也可因尿酸盐结石引起肾绞痛。少数患者可有低热、头痛、乏力、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等情况。而慢性痛风多以破坏性关节变化为特征,也可累及肾脏。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抗炎镇痛治疗
① 秋水仙碱是第一个用于痛风镇痛治疗的药物,可抑制关节部位白细胞聚集、炎性介质释放和吞噬效应,是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首剂负荷量1mg,1小时后可追加0.5mg,12小时后再服用0.5mg。常用量为每次服用0.5mg,每日服用1~3次,疼痛缓解后及时停药,不可超量使用。秋水仙碱治疗指数窄,剂量过大可致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呕吐)和骨髓抑制。该药物是肝脏CYP3A4的底物,正在使用CYP3A4抑制剂(克拉霉素、红霉素、伏立康唑、利托那韦等)的患者,秋水仙碱血浓度可升高,应慎用秋水仙碱或减量使用。
②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是痛风急性期一线用药,需早期足量使用,疼痛缓解后及时停药,不可超剂量长期服用。常用的有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和特异性(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对于老龄、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及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凝的患者,慎用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可选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该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会随剂量加大和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加,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长期超量服用。
所有NSAIDs均可能导致肾脏缺血,诱发或加重肾损害。对于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或禁用NSAIDs,eGFR<60 ml/(min•1.73m2)的患者不建议长程使用,eGFR<30 ml/(min•1.73m2)时禁用。
③糖皮质激素在痛风发作期镇痛效果与NSAIDs相似,能更好地缓解关节活动痛。但为防止激素滥用及反复使用增加痛风石的发生率,一般将糖皮质激素列为二线镇痛药物,仅当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时,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口服泼尼松片,0.5 mg/(kg·d),3~5 天停药。当痛风急性发作累及1~2个大关节时,可抽吸关节液后,行关节腔糖皮质激素治疗。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分,或≥2个大关节受累,或多关节炎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上述一种药物疗效差时,可两种镇痛药物联合治疗,如秋水仙碱与NSAIDs(或糖皮质激素)联用。两种NSAIDs联合使用可加重肾脏和胃肠道损伤,而且镇痛效果不会明显增加,为配伍禁忌。因可能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或加重,也不建议NSAIDs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近年来,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IL-1拮抗剂如阿纳白滞素(Anakinra)、卡那单抗(Canakinumab)等已在临床应用,用于常规治疗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的痛风。
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如何预防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初期,血液中尿酸浓度显著下降,组织中沉积的尿酸钠结晶向组织液和血液中溶释,刺激局部组织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可使用小剂量(0.5~1 mg/日)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eGFR调整秋水仙碱用量,eGFR 35~60 ml/(min•1.73m2)时,秋水仙碱最大用量0.5 mg/日;eGFR 10~34 ml/(min•1.73m2)时,秋水仙碱最大用量0.5 mg/次,隔日1次,eGFR<10 ml/(min•1.73m2)禁用秋水仙碱。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NSAIDs(不超过常规剂量的50%)或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10 mg/日)预防发作。降尿酸药物一般起始服用小剂量,缓慢加量,以避免或减少痛风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尽量不要活动,宜卧床休息,积极镇痛治疗,尽量在48小时内控制疼痛,同时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可适当口服小苏打片,碱化尿液。疼痛消失后2~4周,可开始降尿酸治疗。如果患者在疼痛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已经非常高,也可考虑在使用足量镇痛药前提下,开始服用小剂量降尿酸药物。
对于患者孙先生而言,因为有慢性胃炎病史,痛风发作宜选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来镇痛治疗,疼痛缓解后宜及时停药。如必须使用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建议可以与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剂或抗酸剂合用,以免加重胃炎症状。重要的是,患者需要改善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生活习惯,并使用降尿酸药物来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痛风复发。
供稿:药学部 司继刚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