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动静脉通路对老年血透患者的预后的影响
Am J Kidney Dis. 79(1):69-78. Published online June 9,2021.
doi: 10.1053/j.ajkd.2021.03.030
背景
由于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很难确定哪种血管通路是老年血透患者的最佳选择
鉴于老年患者动静脉瘘(AVF)成熟的可能性较低,预期寿命有限,拥有AVF的好处可能不多。一些研究表明,采用AVF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低于人工动静脉内瘘(AVG)
概述
该试验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旨在研究接受动静脉瘘(AVF)vs 人工动静脉内瘘(AVG)对老年血透患者死亡率、住院率以及败血症的影响
受试者
入组标准:
使用2010年至2016年美国肾脏数据系统的标准分析文件和2年的肾脏前替代疗法(KRT)医疗保险数据
2013年至2014年期间开始血液透析,初次血透时年龄≥67岁,在透析启动前或启动的6个月内建立血管通路
干预措施
动静脉瘘(AVF)或人工动静脉内瘘(AVG)。
结局评估
主要终点事件:
全因死亡率、住院率,以及败血症发生情况
结果
1
基线资料
共有 19,867 名患者被纳入研究:15,905 (80.1%) 名患者创建了 AVF,3,962 名 (19.9%) 名患者在 HD 开始后 6 个月内创建了 AVG
与接受 AVG 的患者相比,接受 AVF 的患者更年轻,男性和白人更多
2
死亡率
在 23.5个月的中位随访期内,AVF 组有 8,565 名(53.9%)患者死亡,AVG 组有 2,341 名(59.1%)患者死亡。Kaplan-Meier 曲线表明 AVF 组有显着的生存获益(下图????????)
但是在工具变量分析中,瘘管类型与死亡率无关
3
住院率
在随访的 3 年内,平均 AVG 患者住院 3.2 次,AVF 患者住院 2.9 次。AVF 的全因住院风险显着降低,尤其是在前 6 个月内
在工具变量分析中,瘘管类型与全因住院率无关。不过AVF显着降低非感染导致的住院风险
4
败血症
在 3 年的随访中,AVG 患者发生 0.54 次脓毒症事件,而 AVF 患者发生败血症事件 0.47 次(分别为 0.32 对 0.26/患者年)。在未加权分析中,AVF显着降低败血症风险,尤其是在前 6 个月内,HR 为 0.77 [95% CI, 0.71-0.83]
在工具变量分析中,未观察到 AVF与败血症风险之间存在显着关联
亚组分析
在按年龄、性别、种族、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分层中观察到,AVF与全因死亡率、全因住院风险之间无关联(工具变量分析)
在非糖尿病的患者中,AVF与较低的全因住院风险相关
评价
意义:
KDOQI 血管通路指南所指出:先前的研究将血管通路类型和患者预后联系起来的证据质量欠佳
该研究使用 19,867 名患者长达 3 年的随访数据模拟目标试验,发现:AVF与全因死亡率、全因或 CVD 或感染相关住院或败血症风险无关;然而,AVF降低非感染引起的住院风险
该试验纳入的样本量大,代表美国整个老年血液透析人群。不仅仅关注死亡率,还关注住院风险,因为它可能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密切相关。这与 KDOQI 的“个体化患者选择”的建议相呼应
局限性:
该试验仅限于在血透开始6个月内创建血管通路的老年患者
观察到的益处主要在透析开始的前6个约,然而在老年患者中,早期 AVF 不太可能成功成熟以用于透析。因此AVF的早期生存益处可能是由于患者的选择
死亡是住院的竞争风险事件,在住院分析中审查死亡可能会导致偏差。然而,AVF 的产生与死亡风险无关,因此在死亡时进行审查的影响是有限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