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子憋尿致黄体破裂!5个预防措施快收好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黄体破裂一般是和“啪啪啪”“情侣”“剧烈”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从现在开始,“憋尿”也将和黄体破裂牢牢绑在一起。
这一切源于一位 23岁的女孩小杨。
她因为赖床,一直憋尿,因为憋尿时间太长,等到终于去上厕所时,因为膀胱压力骤降,导致 黄体破裂,盆腔积血达500毫升。
憋尿还会导致多少“惊喜”
俗话说,憋尿能行千里,窜稀寸步难行。所以有的人对憋尿并不太重视,时不时就挑战下膀胱的极限。
正常来说,膀胱可以储存200-300ml的尿液。当尿液累积到250-450ml时,就会有想上厕所的冲动,此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大脑就会下达憋一憋的指令。
但是,如果等到膀胱里的尿液达到800ml时,还是不能去厕所,此时只要一点点外力的刺激,就可能酿成“惨案”!
如果你已经憋尿了,那么请谨记:
1.排尿时一定要慢。
2.憋尿后适当喝水,多小便,避免发生尿道感染。
“泄洪”太急,膀胱骤然收缩不仅可能导致大脑缺血,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 还可能导致脆弱的黄体破裂掉。除小杨外,近期还有一上海女子也是憋尿憋到黄体破裂。
体型上的小巨人,
体格上的瓷娃娃——黄体
很多人对黄体的了解,来自于类似“一个夜班3个黄体破裂!医生紧急提醒:别这样啪啪啪”的科普文章。
黄体确实容易因为剧烈的性行为破裂,但是导致黄体破裂的原因不止于此。
黄体主要是分泌孕激素和一些雌激素,它的形成和月经周期内一个名叫“黄体期”的阶段有关。当卵泡成熟排出卵子后,“空余”的卵泡就会被各种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就迅速占领,在黄体生成素的带领下形成了黄色的细胞团——“黄体”,排卵后直到下一次月经的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黄体期。
卵巢变化|KaurJmeb/Wikimedia Commons
黄体虽然体型上是个小巨人,其实是个精美易碎的瓷娃娃。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 自行破裂
有观点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由于凝血功能不全,本身就会出血。但如果出血较多,使得黄体内腔压力升高,最终就会自行导致破裂。
▌ 黄体期受到剧烈的外力冲击
当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时,成熟的黄体就会发生破裂。
所以,腹部受到撞击、剧烈运动、性生活粗暴、憋尿、便秘、咳嗽等行为,都可能导致黄体破裂。
部分黄体破裂会表现为突然但轻微的腹部疼痛,此时毛细血管会自行愈合,流出的血液能被自行吸收,无需治疗。 严重的黄体破裂则会表现为剧烈的腹痛,血液在盆腔积累,严重时会发生出血性休克。所以,如果腹痛但是没有阴道流血,此前经历剧烈的运动或是长时间的憋尿、便秘等,要考虑是否黄体破裂。
对于出血少、病情稳定的黄体破裂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和应用止血药物;如果患者出血多或持续出血,则需住院观察或者是手术治疗。
我就见过有的患者本以为是痛经然后想着忍一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黄体破裂,直接进了ICU抢救。
黄体破裂如何预防?
黄体期 (尤其是月经前一周) 避免同房不能太过激烈
黄体期避免腹部受到撞击和激烈的运动
及时治疗咳嗽等使腹腔压力升高的疾病
规律作息,调节饮食,改善便秘、憋尿等不健康的习惯
不要过度减肥,消瘦的女性更容易发生黄体破裂
例假不太准的姐妹,可以通过观察白带来判断是否处于黄体期。在黄体期时,阴道分泌物会粘稠且呈蛋白色。
另外,黄体破裂可是妇产科节假日急症杀手之一,姐妹们要注意啦。
-THE END-
来源: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