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了解!再障的中医治疗及调护-曾英坚科普系列
文章转载自: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
专家简介:曾英坚: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西医临床、中医临证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擅长恶性血液病、肿瘤化疗后的中医调治及不能耐受化疗恶性血液病、肿瘤的中医治疗;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贫血、过敏性紫癜、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擅长中医药联合个体化减毒增效化疗方案、去甲基化方案、最新医学技术及转化医学方案综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老年恶性血液病。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疾病的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头晕乏力、心慌失眠、抑郁心烦、自汗盗汗、手足心汗、畏寒燥热、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中医调治和中医疑难杂病的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是血液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治疗上,再障大多需要依靠雄性激素、环孢素、ATG等药物治疗,一旦病情得不到控制并且恶化,大部分患者只能选择骨髓转移。然而,不少再障患者受到体质、年龄的影响,甚至连移植都无法选择。
中医如何治疗再障?
其实,再障也有急慢性的分别,慢性再障患者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治疗,如果在此期间可以缓解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问题、促进干细胞的自我修复,那么疾病是有机会好转的。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虚劳”、“骨劳”、“热劳”、“血虚”、“血证”、“血枯”、“髓枯”等范畴,现代中医学将其命名为“髓劳”,认为其病变部位主要在骨髓,涉及脾、肾、肝。
目前,我科在曾英坚主任的带领下,总结出了一套以“肾”为中心,以健脾补肾、扶正固本、填髓生血为基本治法的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肾俞穴贴敷、肾区耳穴压籽、针灸等特色疗法。
对于再障偏于肾阴虚患者,其特征性表现为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干,小便黄,可以使用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等药材滋阴补肾。此类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发生,环境不宜过于温燥。
对于肾阳虚患者,其特征性表现为肢体怕冷,大便稀,小便频,可以使用淫羊藿、巴戟天、鹿茸等药材温阳补肾。此类患者饮食宜温补,忌食生冷,环境不宜过于寒凉。
对于阴阳虚证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时可将中医经典方剂:左归丸与右归丸化裁使用,并且根据患者病情,加用补气活血的药物,促进造血细胞生长。
再障患者如何日常调养?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场持久战,所以需要格外注意饮食调养,提高体质。
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人体能量产生的基础,而且再障患者自身消耗较大,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多进食鸡肉、鱼肉、虾肉、瘦肉、鸡蛋、牛奶、牛肉等高蛋白食物。
注意补充造血原料
铁、叶酸、维生素B12是造血必需的营养元素。日常饮食中,菠菜、瘦肉、富含铁元素,绿叶蔬菜、水果富含叶酸,燕麦、糙米等杂粮富含维生素B12,大枣、果蔬富含维生素。在饮食过程中,注意食材的新鲜,并且烹饪时尽量以少油少盐、清淡为主。
对再障患者来说,肾精亏损是疾病根本,但是脾胃虚弱也会导致气血难以生成,所以在坚持中医治疗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日常饮食调护,帮助身体恢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