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胚层病变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经合理治疗后,可趋于或恢复正常。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刘小伟 教授
你是否同时有以下不适?
消化系统不适
腹泻最为突出,多为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可伴有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
外胚层来源组织器官病变
一般在消化道症状前数周至数月出现,表现为指(趾)甲颜色改变,表面呈鳞状、皱状或匙状,可有变薄、裂开、松动、脱落等萎缩或营养不良性改变;皮肤色素沉着呈棕色斑,多见于头颈、上肢、躯干、手掌处;脱发(斑秃、全秃甚至眉毛、睫毛、阴毛等脱落或稀疏)。外胚层病变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经合理治疗后,可趋于或恢复正常。
神经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部分有味觉、嗅觉减退或消失,个别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厥。
内环境稳态失调与营养不良
内环境稳态失调和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因胃肠道病变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而出现内环境稳态失调(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营养不良(体重减低、低白蛋白血症)等临床症状。
其他
乏力、耳鸣、心悸等表现。
其实,这是一种叫做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的疾病,在国内常称之为“胃肠道息肉病-色素沉着-秃发-指(趾)甲营养不良(萎缩)综合征”。该病非常罕见,属于非遗传病,世界各地散发。据统计,全球目前累计记载的发病数仅有500余例。我国目前有80余例,日本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北美洲和欧洲,发病年龄为26-85岁,平均61岁,欧美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日本男女之比为2.3:1。该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生长因子缺乏、自身免疫等有关。大部分患者有发病诱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长期服药、手术等。
只是拉肚子?警惕CCS!
CCS延误治疗或治疗不足,死亡率可达50%。常见死亡原因为全身脏器衰竭、癌变、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
CCS需要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表现为轻至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非特性症状。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多可见胃肠道广泛多发息肉,分布累及胃肠道全程,多为无蒂或广蒂息肉,其形态、大小个体差异较大。
Pictures
【组织病理学检查】
息肉组织学改变以幼稚型错构瘤、腺瘤为主,两者亦可混合存在。
Pictures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CCS怎么治疗?
CCS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激素治疗:激素是首选用药,考虑可能与减轻胃肠道炎症反应及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
激素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 治疗前
其他药物:5-氨基水杨酸、组胺受体拮抗剂、免疫调节制剂、根除Hp治疗、营养支持等也可使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
手术治疗:本病息肉分布广泛,多为无蒂或广蒂息肉,不易手术切除,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指征,仅用于出现消化道穿孔、梗阻、出血、肠套叠等并发症及高度怀疑恶变时。
治疗后内镜表现:
Pictures
指导 专家
刘小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自身免疫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消化内镜治疗术。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微信号:cs_xyyy)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党委宣传部
主管部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部
合作部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编 辑:陈卓
责 编:谭恋恋
校 对:刘微
审 核:谢明霞
终 审:严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