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名医榜 | 44 神经电生理科主任——马巧梅:为患者服务应视名利淡如水,与健康同行须知事业重于山
神经电生理科 马巧梅
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走 / 进 / 人 / 物
Character introduction
马巧梅,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神经电生理科主任,门诊第三党支部纪检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儿科联盟神经电生理学组组长;陕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第三届陕西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组委;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癫痫协会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与癫痫专委会委员等。
擅长在小儿癫痫脑电图、发作性睡病、新生儿脑电图、ICU重症脑电图等神经电生理诊断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
参与SCI、撰写神经电生理专业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市级课题研究各一项,参与编写《现代神经病诊疗学》论著等。
0 1 不炫虚名,惟其博济
踏进神圣的医学殿堂,她怀抱理想,庄严地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步入心驰神往的儿童医院,她满腔热情,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置之首位。
马巧梅主任初入儿童医院时,神经电生理科相对比较滞后,设备陈旧,开展项目单一,环境简陋,在这种环境下,她默默无闻,不计个人得失,认真调研,潜心钻研,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缜密的思维能力,娴熟的电生理技术,稳抓稳打,稳步发展,经过数年的努力,科室由原来的一台仪器发展到如今的数十台。2013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的小儿多导睡眠及小睡试验(市级课题)填补了西北地区小儿多导睡眠及小睡试验的空白,为儿童发作性睡眠提供了科学诊断依据;2019年,西北地区首家儿童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系统256导长程视频脑电图仪购置到位,开启SEEG监测新技术,并于2021年与神经外科成功完成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的下丘脑错构瘤热凝术,为西北首例!
马主任除了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外,还经常要求科室每位医务人员都要掌握先进技术。马主任常说“医以济世,术贵乎精”,作为科主任、共产党员,为了科室的发展,她以神经电生理发展为己任,力争紧跟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开拓创新,开发新项目。近几年陆续开展了新生儿及重症ICU脑功能监测项目及各种脑电活动趋势分析、术中脑电图(ECoG)监测、脊柱周围神经术中电生理监测等国内先进技术,通过她不懈的努力,目前科室已然发展成为西北区域儿科神经电生理的引领者。
0 2 不计其功,不谋其利
记得那年冬天的某一天下班后,马主任还在科室检查着各类仪器,突然听着门外焦急的呼喊声,立马查看,发现一位瘦弱的老人怀抱着的小婴儿正处于惊厥状态,马主任立刻接过孩子,放到急救床上,和同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对患儿进行一系列紧急抢救处理……随着孩子症状的缓解,家长由紧张万分到感动泪流,老人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讲述着自己的困难,马主任耐心地用肢体语言加方言与之沟通了解到,老人本身耳部残疾且不识字,独自一人从外地带孙子来就医,了解之后,马主任协助老人办理各种检查及手续,等安顿好老人孩子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医院。她经常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曾经有一名患者家属这样称赞着她:“您就是那一缕阳光,驱散了我们病患心头的阴霾!”是的,她悬壶济世,心系患者,她有一腔关爱患者的赤诚情怀,在没有绚丽光环的拼搏之路上,淡泊致远,始终如一地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书写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无悔人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