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共商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两会上的北大医院人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刘玉村
建立“人人拥有、时时有用”的个人健康档案
1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近年来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如何让全民健康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还有不少事要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党委书记刘玉村认为,健康中国是长期性战略,要把这一战略进行战术分解,从认识层面深化公众对健康的认识,从产业层面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从实施层面建立“人人拥有、时时有用”的个人健康档案。
2
“个人健康应有三个层次含义,即结构健康、机能健康、心理健康。”刘玉村建议,应深化公众对个人健康的理解认识,不仅关注自身结构健康,更要兼顾重视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
3
对此,刘玉村呼吁,推进全民健康,应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做起。“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不该只着眼于健康体检,而应形成贯穿生命全程的记录。若能从出生开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纳入每一次常规检查和就诊记录,就可以全面、全程了解身体变化,做到早防、早诊、早治。”刘玉村认为,档案可分散于各地各级医院,由国家统一标准,在法律监管许可范围内,合理利用档案数据。
4
“促进全民健康是一项大工程,哪些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哪些可以交给市场,应该做好统筹规划,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刘玉村还建议,医疗应以公立医院为主,健康产业则可交给市场,政府做好监管。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十五年 呐“罕”
1
丁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学教授。2007年,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的两会上,丁洁提交了4份和罕见病相关的提案,这是她连续十五年关注罕见病。
2
目前全国有14个省市建立了包括高值药品在内的罕见病药品用药保障机制,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丁洁提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到2023年底,先行先试地区多年来探索实施的罕见病用药保障办法是延续还是清零?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研究。
3
今年两会,丁洁提交了《关于中央和地方共同探索罕见病药品医疗保障机制》的提案。她认为,由于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经济水平不同、罕见病发病和患病情况不同,高值罕见病药品的病种均为发/患病率或患病人数极低的小病种,高值罕见病药品用药保障机制适宜在局部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省级及以下的高值罕见病药品用药保障机制,并逐步推广。
4
从最初呼吁让大家认识罕见病,到推动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再到近年来关注罕见病的医疗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丁洁十五年呐“罕”,帮助罕见病患者得到同样的诊治和关爱。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霍勇
完善我国县域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1
两会·县域急救体系现状概述
县域医院承担重大疾病诊疗重要任务,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环节,建立高效、快速的急救体系是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县域急救体系不成熟,在制度流程、资源配置上仍需改进,存在院前急救时间长、救治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县域急救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实现健康中国、乡村振兴中全面健康要求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必须在政策支持下,统筹资源,通过优化急救网点布局,提升医护人员救治水平,完善设备配置,搭建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等多种举措,建立高效、快速、规范、覆盖全域的急救网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2
两会·县域急救体系问题分析
县域急救体系依托县域医院,转运时间长 缺乏规范化的院前救治流程 急救设备缺失犹且缺乏远程数据传输设备 急救人员诊疗能力不足 3
两会·县域急救体系改进意见
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救护车网点布局和加大投入,缩短患者转运时间 开展人员培训,提升院前基础救治能力,优化救护车设备配置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院内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救治效率
图 文:北京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
编 辑:党院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